我于1990-1993年在北京当语文教师时,曾开设了一年的中国现代文学选修课,那可能是全国破天荒地在中学讲现代文学。我自己总结了一下,我的语文教学之所以受学生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工作中贯穿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而现代文学精神的核心,其实就是鲁迅精神。
我认为,语文教师必须把语文工作放在塑造灵魂这个大背景上,语文教师的成就感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上。高考时班上语文得高分的有多少之类的统计是次要的,重要的应该是问问自己的语文教学改变了多少学生的灵魂,使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使他们的心灵健康,使他们有正义感。我觉得这才是一个语文教师最基本的义务。
语文改革受压制的时候,万马齐喑,但改革受到鼓励的时候就会乱,一乱就什么声音都有,包括各种极端偏激的声音。其中有一种声音是全盘否定以前的语文教育,认为以往的语文一无是处,不但课文要改,体制要改,教师队伍也要改。我觉得这个看法和多数人的经历、判断是不相吻合的。
我上中小学的时候,语文课是最受欢迎的,语文教师是最受欢迎的。可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学生不喜欢语文了,竟然敢把语文教师轰下去,这使我感到很困惑。正常情况下,学生应该喜爱每个语文教师,这是由语文课的性质决定的,因为语文教师讲的是跟学生的生命最有关系的内容。
在北大读书教书期间,我经常接触到韩国和日本学者,他们不大佩服中国别的,却最佩服中国有鲁迅。他们有这个,有那个,可就是没有鲁迅,所以他们极度尊敬甚至可以说是珍惜鲁迅先生。鲁迅不仅是中国的,更是全亚洲的,是整个东方灵魂的脊梁。我和钱理群老师说,咱们现在文学研究的成果有多少转化到中学了呢?不但很少,而且严重滞后。当下的中学语文界采用的是20世纪90年代文学研究的说法,落后近二十年,主要原因就是很多学术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教育成果,这些学术成果成了学者的自说自话。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luxun/3605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