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化巨人。以下是鲁迅自传的教案,欢迎阅读。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解词。
2、学习运用朴素平实而又蕴含深情的语言来写作。
3、学习传记文体把握人物精神实质的写作方法。
4、学习传记文体高度的概括性。
二、课文字词(分发,不然教学进度来不及)(按其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板书出字词)
自传(zhuàn):
学力: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
生计:生活;维持生活的办法
变故:意外发生的事情。
乞食者:要饭的人。乞:乞讨。
筹办:筹划办理。
幕友:旧时军队或行政部门里由长官私人聘请的人员,协助办理文案、诉讼、钱粮等事物、俗称师爷。
衰落:(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
维新:wéixīn反对旧的,提倡新的。通常指变旧法,行新政。
学籍: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转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
绍(shào)兴:
段祺( qí)瑞 :北洋军阀皖系的首领。
厦(xià )门: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彷徨:pánghuáng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侮蔑:wǔ miè轻视;轻蔑。
川资:路费。
随喜:随着众人做某种表示。
失怙:hù丧父。
三、课文朗读:
四、课文导语: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五、常识(分发)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省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本文初稿写于1925年,1925年5月26日,鲁迅为俄文译本《阿Q正传》作序,并附著者自叙传略。1930年5月16日,鲁迅在此传略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鲁迅自传》。增补内容主要加上了1926年至l930年间的工作简历和著作。写作初稿时作者尚住北京,修订时则在上海。
自传记述了作者近50年的人生经历和写作成果,表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深沉的爱国思想。
六、 课内问题--串讲:(含语言分析)(板书出题目)
1、文章内容:
A、少年变故:出生时间、地点、父母简况、家庭变故、寄居亲戚、 父病重三年去世
B、青年求学:18岁考入水师学堂,半年后改进矿路学堂, 毕业后日本留学,仙台医专两年,弃医从文。
C、回国工作:杭州执教、绍兴教务长, 师范校长、教育部员,北大讲师、厦门教授,中山大学教授、往上海。
D、著述情况。
2.鲁迅的家世是怎样的?
参考:鲁迅本姓周,名樟寿,后改为树人;号豫山,后改为豫才。一八八一年九月二五日,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周氏望族。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在京城担任内阁中书,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不愁生计。其父虽没做官,但也是读书人。周家是—个典型的书香门第。
3.出生于这样的家庭,鲁迅的童年过得怎样?描述一下。
参考:一个小孩子初生.人世,不愁吃穿,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有百般照顾自己的家人,有好玩的朋友,有迷人的乐园,有博学的老师指点,又受着书香门第的熏陶,鲁迅的童年应该说是很幸福的。
4.鲁迅家遭遇了怎样的一场变故?家庭景况沦落到怎样的境地?
参考:鲁迅的祖父涉嫌科场舞弊,被罢官下狱。狱中的打点需要钱,父亲一病三年也需要钱,家道急剧衰落,以至于学费都无法筹措。且家庭败落后,亲戚族人也都一个个换了嘴脸。这种急剧的变化,使鲁迅深刻地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人生的阴暗面。从而形成了鲁迅强烈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
▲、作者只好“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一个“寄”字写出了什么?
提示:一个“寄”字,就把家境的困难程度点化出来:寄人篱下,必受冷遇,“乞食者”的滋味是何等难忍!
▲家中变故,寄人篱下,“决心回家”,
表现作者自尊自爱自强的品格。
▲、“……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句中“两条路”是指什么?鲁迅为什么不走乡间子弟的老路?
提示:“两条路”是指做幕友或商人。“总”字写出了家人或亲友屡次劝他去走那条“衰落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的现实和他屡次坚决拒绝的态度。作者厌恶做官老爷的师爷,不齿做商人。
6.鲁迅为什么考入水师学堂后很快又改进矿路学堂呢?
参考:俗话说:“便宜无好货”,鲁迅因为没钱求学,无奈选择了为当时所不取的水师学堂,虽然不要学费,但教员水平极差,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直到鲁迅离开二十年后,江南水师学堂还有教员公然在课堂上断言:“地球有两个,一个自动,一个被动,一个叫东半球,一个叫西半球。”
7、鲁迅在人生道路上有几次重大转折?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次?反映了鲁迅怎样的思想?
人生道路上的三次重大转折:
(一)从考入南京水师学堂到“改进矿路学堂”,这是作者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表明思想进步,想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二)到东京留学决意学医,为了祖国的强盛,民族的振兴,走上医学救国的道路,这是作者思想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三)弃医从文,学文学,走上文学救国的道路,这是作者思想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这三次大的转折,隐含了鲁迅先生思想发展变化的轨迹,特别是第三次重大转折,直接表露出鲁迅先生一心为了救国救民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句中“较为广大的运动”是指什么?
提示:“较为广大的运动”是指用文艺来宣传群众,改变国民的精神。
8.请同学们结合时代背景,谈谈对鲁迅回国后,从这个学校辗转到另一个学校的理解。
鲁迅就像一头困兽,为生活,更为救国救民的理想在黑暗的旧中国左冲右突。
9、鲁迅先生走上文学救国的道路后,在文学创作方面有哪些重大成果?
提示:主要创作成果——两本短篇小说集,即《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还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初做小说”即指《狂人日记》,这是一篇讨伐封建制度,声讨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是鲁迅文学创作中战斗性、革命性很突出的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
散文诗集:《野草》
论文集:《坟》
四本短评:《华盖集》《热风》《华盖集续集》《而已集》
10、传记是以写生平事迹为主的,而第四段写的是著述情况,是否可以删除?
不可删除。因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更是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的革命实践与文学创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创作是他歌颂人民、宣传真理、打击敌人的主要方式,他的著述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显然,删去这段,传记就会有很大的缺陷。
11、语言揣摩:
A、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到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
这段话表明作者回国后由于政局混乱和社会**,几乎到了谋生艰难的地步。从“第二年就走出、第三年又走出、到底被拒绝了”,这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失望、伤感、愤慨交集的情绪。
B、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
被政府通缉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但先生却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表达出来,充分体现了先生蔑视反动政府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12、讲解传记的特点
①短小精悍;②不铺陈细节;③语言简捷严谨。
传记是用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也简称“传”。
从创作方法来说,它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的历史性传记;另—类属文学范畴,多用形象化方法,描写各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及其历史背景,这是传记文学。
从篇幅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小传一般在千字上下
从立传人物来看,又分为自传和他传。自传是叙述自己生平经历的书或文章;他传是记叙别人的思想·、经历、言行的传记,一般是对在某个方面有突出成就并有较大影响的人写传。请同学们把本文按各种分法一一归类。
本文属于自传、小传和历史性传记。
13、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伟人为镜,得必大于失。有人说,交一位好朋友是一笔财富,历史上的伟人很多,如果让你以伟大为友,你会选择哪一位,为什么?
如果你觉得自己还不够坚强,请去读《贝多芬传》如果你觉得自己还缺乏毅力,请去读《居里夫人传》。以伟人为友,会让我们受益终生。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luxun/19214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