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整体感悟文章的内容。
2、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3、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4、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过程与方法:
1、教师要多带领学生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2、让学生分别找出描写南方的雪与北方的雪的句子,体会它们的不同含义。
3、鲁迅曾说过他的哲学全部在《野草》里面,让学生目前去理解《野草》还有些困难,但可以挑出《野草》中描写自然景致的几篇,如《秋夜》、《好的故事》、《腊叶》等,让学生感受自然描写中写实与象征的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雪》中优美与壮美两个形象的和谐统一,从中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教学重点:
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突破: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为明朗的一篇。它的景物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文章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并在对比中体现出作者的倾向。江南的雪是美的,但它是温润的美,相比而言,最值得称赞的还是在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这一情感取向,阅读时需要仔细辨析。
鲁迅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例如:在描写完江南的雪之后,用了一个峻急的但是,转入对朔方的雪的描述。看似并不需要转折,可加上这个但是之后,情感的倾向性更加明显了。这一点需细细体会。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准备课文的范读音带、《塞北的雪》的CD及其歌词、幻灯机。
--学生准备
课前朗读几遍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1、导入:播放彭丽媛的《塞北的雪》,投影《塞北的雪》的歌词。
学生听音乐、听老师导入。
2、老师引:这是一首歌唱塞北的雪的名曲。本文的作者看见那纷纷扬扬的大雪浮想联翩,赋予了塞北的雪怎样的品格?
学生听讲,思考。
3、问:我们从哪句话可以看出?
过渡:对于雪,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下感想也不一样。今天我们来看看1926年的鲁迅先生对于雪的感想又是如何?
学生讨论后交流。
二、提出问题,启发思考
出示问题(出示问题之后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
学生思考后明确: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
2、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整体上有何不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学生思考明确:南方的雪美艳,北方的雪孤独。
三、启发学生讨论,明确文章主旨
1、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4人一小组讨论总结刚才出示的问题。
学生读文,思考。
2、引出问题:南方的雪有什么特点呢?从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有没有遗憾?为什么?
学生讨论明确:滋润美艳、绚丽有趣,但不能持久。
3、过渡: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江南的雪给作者的感觉就是美艳、绚丽、有趣,但她的这种美因为未经磨练,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不能持久,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那么北方的雪是不是能洗却作者心中的遗憾呢?
学生听老师过渡。
四、研讨课文的最后三段,总结全文
1、引导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三段。
学生齐读课文的最后三段。
2、启发问:北方的雪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从这些地方我们还能感到北方雪的什么个性?
学生讨论明确:因为她永远如粉,如沙,决不拈连,蓬勃的奋飞,从这里还可以看出她独立的个性和斗争的激情以及献身的精神。
3、问:作者称北方的雪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北方雪的什么态度?
学生讨论明确: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对北方的雪的'喜爱。
4、总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鲁迅的眼里,这种美未经磨练,并不能保持长久。鲁迅更为看重的是一种独立与个性张扬的精神,像北方的雪一样,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她的存在。那张扬的个性,像一个奔放的挑战者和战斗者,作者的感情在对北方雪的描写中得到深化。这种写法就是我们常讲的借景抒情。
学生听老师总结。
5、布置作业:课文中写了塑雪罗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了雪地捕鸟,描写都非常生动传神。你在雪地里做过什么游戏?试写一段文字描述出来。没有见过雪的同学可以写想象作文。
学生记录作业。
补充资料:
自 嘲 1932
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冬夏与春秋。
教学后记:
我们阅读这篇作品,既可以欣赏到优美的江南雪景和壮美的朔方飞雪,又能从中感到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让我们认识到鲁迅本质上是一个社会感与历史感都极强的思想斗士,离开了社会人生的自然及自然美,对于他是没有意义的。他赞赏自然和自然美,完全着眼于从中发现社会和发现自己。最重要的是,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学会了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从而使他们在写景方面有了不少新的认识与理解。
【 鲁迅《雪》的课件设计】相关文章:
1.雪 鲁迅课件
2.鲁迅的雪课件
3.鲁迅《雪》课件
4.鲁迅雪课文课件
5.鲁迅雪原文课件
6.雪鲁迅优秀课件
7.鲁迅写的雪的课件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luxun/18332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