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是中国特产的名花,春末开花,花大而美。唐代高宗、武后时始从汾晋,也就是今天的山西汾河流域,移植于京城,玄宗时犹视为珍品。《赏牡丹》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的七绝,此诗写的正是唐人赏牡丹的盛况。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赏析:
牡丹是中国特产的名花,春末开花,花大而美。唐代高宗、武后时始从汾晋,也就是今天的山西汾河流域,移植于京城,玄宗时犹视为珍品。《赏牡丹》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的七绝,此诗写的正是唐人赏牡丹的盛况。
唐朝,惯有观赏牡丹的习俗,刘禹锡此诗则是一首托物咏怀之作,短短四句诗,却写了三种名花,而其中又深含了诗人丰富的审美思想。芍药、荷花也算是享有盛名的佳卉,但诗人只用了“妖无格”和“净少情”,便衬托出了牡丹的高标格和富于情韵之美,作为花木,本来无所谓格调高下和感情的多寡,但诗人用拟人化和烘托的手法,巧妙生动地把自然美变成了艺术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芍药与牡丹同科,盛开时极艳丽,但花朵大都集中在花株的顶端,花形少变化,未免呆板、张扬了些,不及牡丹花掩映在绿叶扶疏中,千姿万态,花色丰富。荷花素有“君子花”的美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但它的不枝不蔓,矜持冷艳,自是少了一些情趣和风致,而且,即使在最盛开之时,荷塘里也还是绿肥红瘦,不成气候。
诗人在点评了“芍药”、“芙蕖”的美中不足后,笔锋陡转,由静态转为动态,由微观到宏观,直抒胸臆:“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那种春光万里、姹紫嫣红、倾城倾国的美景,诗人只字不提,一个“动”字,就把无限的想象和美感留给了读者去延伸……昔日的唐都就是今日的花城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当您置身于牡丹花的海洋,就会深刻感受到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的诗句了。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liuyuxi/1467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