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生来往游历安徽的次数最多,中间几次寓居于此,并于此走到人生的终点。李白在安徽写作的诗文最多,留下的遗迹和后人建造的纪念景点也最多。李白为安徽奉献了一份丰厚的价值无比的文化遗产,对今天安徽的文化建设、旅游开发发挥着特别重大的作用。对这份遗产安徽各地各界都进行了深入的开发、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尤以马鞍山成就最为突出。但在对这份遗产的研究、利用上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有些模糊的地方和盲点,有些随意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李白的遗产,有必要对有关的一些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本文拟对其中六个问题在综合有关成果和资讯的基础上,谈一些情况和看法,与关心这些问题的同行和朋友进行讨论。
一、李白是否在安徽的南陵奉诏入京?
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诗很多人都熟悉,诗是七古十二句:“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着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这首诗是天宝元年李白奉唐玄宗的征召离开南陵前往长安时写的。题目上的“南陵”自唐代以来人们都认为是指宣州的南陵,也自然属于今天的安徽。
八十年代初有学者提出新说,说这首诗所写的南陵不在安徽,而是在山东。这一新说其实没有多少能够支撑的证据,论者主要是从诗里的“黄鸡啄黍”的风物描写和李白当时的行程找证据,认为这样的风物属于北方,李白四五月在泰山,还有别的事要做,秋季不大可能在江南的南陵。这两个理由都不太能站住脚。但这一说法得到了几位李白研究的老前辈的支持,后来新说的提出者、赞同者还在山东找到几个可能是南陵的地点和地名,有说在任城(今济宁),有说在兖州,有说在曲阜,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后来问题的关键集中到南陵这个地理专名唐代除了宣州外别地还有没有? 2001年的现在也是马鞍山,在纪念李白诞生1300周年的李白研讨会上,南通大学的姜光斗先生在提交的《论李白与安徽的情结》和我提交的《李白与安徽旅游资源的开发》两篇文章中都谈到这个问题。姜先生通过对《全唐诗》的检索,共检出35首诗涉及南陵一词,除少数几例指的是“南面的山陵”、“南面的陵墓”作普通名词用之外,凡是地名一律指宣州的南陵。姜先生的论证是很有力量的。去年12月2日安师大文学院诗学中心的丁放教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天宝初年李白奉诏入京地再考辨》中,也使用了姜先生的论据,对南陵地名及相关问题作了综合性考辨,认为李白奉诏入京地确实是安徽南陵,新说找到清代后以致当代山东某些地方村庄叫南陵或可能叫南陵证明南陵在山东,显然是没有效力的。
我还注意到李白在诗题中九次用了南陵,其它八首确凿无疑都是指宣州的南陵县,不可能就这一首成了另类,一般的作者写文章都讲究体例的统一,何况李白这样的大诗人。说到体例,古人写诗诗题上用地名一般是较大的地名,知名度较高的地名,特定的建筑物和名胜名称,未闻用一个不知名的村庄。最近我在给李白写于安徽的诗文重新进行编年时又发现一条支持安徽南陵的有力证据。李白天宝十二载专程来游宣城,来宣城后,他赠诗给宣城郡司户崔文说:“惟昔不自媒,担簦西入秦。······一去已十年,今来复盈旬。”(《赠崔司户文昆季》)李白是天宝元年入京的,与写诗时正隔十年整。说“今来”是指来宣城,南陵时属宣城郡,这正证明了十年前他是由此地前往京城的。
确认李白由安徽的南陵入京,这是李白生平上一件大事,自然要弄明白。弄明白这件事,为李白在安徽所写的诗文进行编年也有意义,这是李白以安徽为游历目的地的开端。当然弄明白这件事对宣城旅游开发、对南陵旅游开发利用李白的资源更有意义,特别是南陵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打出李白这个招牌来了。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libai/3790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