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的真正价值就在于,诗人是在与人生的无意义作斗争,因为在浮生若梦之外,还有“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在中国人心中,李白是自由的象征,不仅是他的诗酒傲王侯,而且是他身上那种天性的自由,所以他的诗歌能得到历代人的喜爱,把不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李白身上。人总是喜欢自己身上所缺少的品质。
这种品质表现出来就是超凡脱俗,对世俗社会的规矩不屑一顾,所以贺知章一见之下即称他“非人世之人”。尽管唐代是个相对自由开放的社会,但李白仍然异于常人。少时即观览百家之书,击剑任侠,手刃数人,学道求仙,后来并受道,成为一个道教徒。但道士的身份仍然束缚不了他,他欣羡先秦士人,尤其是纵横家,渴望的是立抵卿相,平步青云,甚至一匡天下。虽未参加科举而被征召入京,授供奉翰林,后又被玄宗赐金放还,都是不同于他人的特殊际遇。
根本的原因是,李白身上有着不同民族的血脉。据学者考证,他生长于来自西域的胡化家庭,祖上谪居中亚碎叶,数代人居于丝绸之路上,血缘与文化基因均因各民族的交流融合而与中原人不同,时人称其“眸子炯然,哆如饿虎”,便是一例。
李白的亲情较为淡薄,王琦注《万愤诗》:“太白诗中绝无思亲之句。”又曾入赘两位故丞相家,婚后即出门浪游。李白遵从西南蛮族或突厥的剔骨葬习俗,友人卒于洞庭,李白将其葬于湖侧,数年后又前往洗削,负骨而行,葬于鄂城。这一切都表现了李白与儒家思想的疏离,也即与时代的疏离。在社会秩序更加理性化的唐代,他追慕的却是“凤歌笑孔丘”的先秦隐士,是庄子笔下的大鹏。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libai/2818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