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淮安市开明中学王伟红
课型:精读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
2、理解文章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
2、理解文章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记承天寺夜游》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在学习本文时,除了对字词的疏通外,重点是体味文章凝练含蓄的语言,并从中感觉作者的特殊心境。
教学方法:
学生自己合作探究式学习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对月有一种特别的青睐,月极易勾起人的想象,(足以使人忧伤、惆怅),这是古人对月亮的特殊情结,也是一种心灵上的宣泄与洗礼。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千年时空,到承天寺与苏轼一起夜游,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二、新授课程
(一)初读课文,疏通文意,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自己确定字词的读音和句读。
2、听配乐朗诵,确定字词的读音和句读。
3、请大家在音乐声中,轻声朗读课文,做到读通、读懂意思,如果有不理解的字词含义,句子翻译可以和同学交流一下,或者举手问我。
4、齐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深入感受
1、一个深秋的夜晚,苏轼为什么会想到夜游?结合文句来谈一谈你的理解。
生交流
师组织:
当时月色很美,“月色入户”,深秋之夜,万籁俱寂,月光悄悄地进门来了,整个堂屋因月光而明亮、生动起来。看到如此美的月色,苏轼有什么反映?(你能体会这“欣然起行”包含的作者的情感吗?
生交流
师组织:
“欣然起行”面对如此之美的月色,作者一天的疲倦一扫而光,睡意顿消,披衣而起,充分显示了月光带给他的喜悦,苏轼的自得其乐,辛性而为,随意而行。(衬托月色的美妙)
如此美的月色,若有人能共享,更是一件乐事,但苏轼为何会单身想到与张怀民一同夜游呢?你能否结合文章来谈谈你的感受。
生交流
师组织:
张怀民与苏轼是一类人,品格清高超逸。
“念无与乐者”出游当然要找志趣相投的人了,这里,苏轼很自然地将张怀民与自己归为一类,认为怀民“可与乐”推测一下张怀民是一个怎样的人?
“遂至承天寺”遂至二字表面看来很轻淡,好像不假思索,实际包含能一同赏月者只有一个人,非张怀民不可,可见张怀民在作者心中地位。
“寻张怀民”面对如此良夜,张怀民一定不会蒙头大睡吧,他很可能也在赏月,只是不知他是庭中赏月,还是出门赏月,因此需要寻他一寻,两人交往很深。
“怀民亦未寝”“亦”一种如我所料的自得感,体现两人心意相通,因此可见,苏轼认为他与张怀民是一类人,志趣相投的人,因而选择与怀民一同夜游。
投影张怀民资料:
1083年贬黄州,初寄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薄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2、两个志趣相投的人夜游时,看到怎样的景致呢?
生交流
师组织: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葆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跟随音乐细细品味这18个字,想象一下这是怎样一幅画面?
学生赏析、交流(2-3个学生)
(可以轻读,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师:我发现大家在描述时都提到了月光,我们仿佛也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中,但这18个字里有没有提到月?(没有)那么,苏式是如何把月色写得如此空明、澄澈、皎洁的呢?
生交流
师组织
(1)比喻以隐喻先声夺人,造成一种庭院积水的错觉,令人有水月莫辨之感。
(2)以实写虚,以有衬无,创造一个澄沏空灵的透明世界。
这正如后人评价“不着一学,尽得风流”
3、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作者无意识中写下的景色会透露他的内心世界,那么,东坡所写之景表现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心境)
生交流
师组织
他能抛开世俗的烦恼,忘却了自身被贬谪的不幸遭遇,只有眼前这片美妙空明的世界,可见他的内心是平静,纤尘不染的。
4、这18个字既让我们看到了美妙空明的月光,又看到苏轼此时的心境,那么,苏轼本人又有怎样的感慨呢?
生交流
师组织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那么,我们怎么理解苏轼的这一番感慨呢?说说你的看法。
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象征美景处处有。
“闲人”(1)字面意义上:身为闲官的事实,自嘲
(2)安闲自在的心境
(3)淡淡的惆怅,空有一腔抱负
(4)对当时人汲汲于名利的不屑
5、回头看课文短短84字,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
生交流
师组织
豁达、乐观
这种豁达、乐观的处世态度在逆境中尤为可贵、可敬,我们一起看看他的一生吧打出投影:
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师:他在如此坎坷的人生经历中,始终保持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折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将近千年之后,中国的另一位文学大家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这样说“我们所得的印象是,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不仅中国人对苏轼有着近乎崇拜的感情,法国《世界报》在评说“影响世界十大名人”时,这样评价他“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
三、总结
短短84字让闲人苏轼踏着如水的月光步入了经典,他空明的心境,豁达的情怀亲耀着独具魅力的光彩!
同学们,面对生活的风雨坎坷,让我们常读读苏轼吧,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教后记】
教后体会有几点: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文章仅84个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的第四年,是一篇文言文。由于篇幅短小,难度不大,因此在上课之前已经要求学生自行先翻译好课文,很多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前已经能流利背诵,对文章的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这就为课堂上体味作品语言,挖掘作品内涵,理解作者情感以及乐观豁达的情怀留下了充足的时间,因此课堂上我们就没有安排翻译这一环节。而从学生课堂反应来看,学生们掌握的确实比较到位,这就提醒我们:学生自己能做到的事情,老师尽量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这样能很好地锻炼学生,也能较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由于有了上面这样的想法,我在6班上课时,忽略了朗读这一环节,学生课堂上朗读的时间安排不够,虽然有音乐的介入,学生的反应还是较为被动。让学生想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葆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个画面时,学生未能进入作品的情境,语言表达不够优美,很是遗憾。后来在10班再上时,增添了这个环节,效果就比在6班要好一些。以后再上此类文章,一定要让学生多朗读,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可以增加对文本的理解,对文意的体会。
另一方面,事先备课充分,上课时能紧扣文本分析透彻,但因感觉自己有很多话要说,就想对学生做更为充分的讲解,不知不觉中就会抢学生的表达时间,这在以后的课堂中一定要注意,时刻记住老师的指导与引导作用,而不能用老师的体会强行取代学生的感受。
不过,上课时音乐的选择很贴切,夜的静谧,月的清朗,人的豁达,都被那优美的旋律诠释的淋漓尽致,学生在这种音乐声中,很快就会被带入作品情境。艺术都是相通的,在语文课上恰当地运用音乐作为背景,既能怡情,又能制造氛围,可谓一举多得。形式虽是次要的,但形式也是必要的。正如王维生老师在解读《阅读教学指导意见》时强调的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一定要讲究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元,只要能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帮助,方法越多越好。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jichengtiansiyeyou/13142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