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贾平凹文学对话录》出版发行,这是一部解密贾平凹三十年创作心路的作品,我们先试读一下这部作品。
试读篇
这是我在研究贾平凹文学创作过程中,与平凹的访谈对话记录,虽然是断断续续做的,但还是可以看出我们之间交往的心路历程来。或者确切说,是贾平凹文学创作与我研究思考他创作的心路历程。
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一晃三十多年就过去了。这三十多年间,自己又做了些什么呢?与平凹的结缘以及从事他的文学创作研究,并为学生开设贾平凹文学创作研究专题课,可以算是一件值得回味的事情吧。
与平凹结缘,纯属研究需要使然。1986年,比较系统地阅读了平凹的作品,甚为喜欢,并产生了写点东西的想法,但底气还不太足。上了四年大学,整天读文学作品,几乎没有好好读过一本理论著作。读了名著,深受鼓舞,写了许多小说、散文之类的东西,可一篇也未公开发表过。我的愚钝由此可见一斑。理论基础也是比较差的,逻辑思维不发达,写论文缺乏自信。就想,若能与平凹聊聊,以印证自己的阅读感受,也许能增加些自信心吧。正好,不知因何事与同乡新民王兄再次相见,我言及想写关于平凹文学创作的文章,有些想法很想与平凹聊聊,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创作,新民兄爽朗答应引荐。第一次拜访平凹,不仅就平凹的创作做了些交流,印证了我的一些阅读感受,平凹还送我一本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刚出版的他的游记散文集,责任编辑就是新民兄。此后,我连续写了几篇研究他文学创作的文章。我是个愚笨之人,有个习惯,每次写文章,总是想尽量与作家交流交流,了解作家还未见诸文字的更为潜在的心理、想法。这样做,并非是要按照作家所说去进行研究写文章,而是首先搞清楚作家是怎样想的,他所要追求与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以此与其作品文本进行比照,看看他究竟做得如何,以更深入全面地把握作家的创作。我写陈忠实、赵熙、邹志安、京夫诸位老师的文章都是如此。这样,随着研究的持续与深入发展,与平凹的来往交谈就多了起来。可惜那时条件差,大多没有留下录音。就是做过录音的,因录音磁带质量问题,也多废掉了。前段时间研究生帮我将这些录音磁带转为碟片,但多数已听不清楚或消音了。
在与平凹交往的三十年间,其实我们接触的次数并不是很多。可以说,与他的交往大都是出于研究的需要,除了研究性的文章,有关我们之间交往的文字写得极少,只是偶尔涉及。他也从未写过有关我或者我们交往的文字。当然,人非石木,岂能无情?比如,他曾两次动意欲将我调到西安市文联做理论工作。2003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要办中文专业,就是平凹力荐我做中文系主任的。有人写他的研究著作或深度文章,他也几次介绍让其与我谈谈。三十多年下来,在多次关于他文学创作以及文学交流访谈中,自然而然地也就建立起一种心照不宣的情意来。而这种情意主要是蕴含于研究文章之中的。我认可穆涛说的一句话:我与平凹的交往,是貌离神合。这种貌离,就是我们并不常见面,就是见了面,也是谈创作的多,拉家常的少;神合,就体现在我对平凹文学创作研究的文字之中。这也是我坚持的作家与评论家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寻求二者之间精神交融的契合,而非日常的拉拉扯扯。更不想借作家之名去营构什么虚妄的社会机巧。
我之所以三十多年坚持对平凹文学创作的跟踪研究,是基于我对平凹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史上地位的基本判断。对于平凹的文学艺术价值判断,这里录2006年我与李星先生所撰写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前言中一段话作答: 贾平凹是当代中国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当代中国一位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他以自己独具的文学艺术天赋,创造出融中国传统美学与当代世界普遍性人文精神为一体的、独树一帜的文学世界,具有丰富而深刻的中华民族性格和心理内涵,在为人,为人生,为他的时代塑像。他既是一位不断追求美和创造美的文学艺术家,生活和时代的骄子,也是祖国和人民的儿子,他用自己如椽之笔为自己所生活的时代命名,也将自己的名字烙印在时代的纪念碑上。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jiapingao/2829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