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红杏相辉映
曹雪芹是一个大导演、大设计师,他在《红楼梦》第五回用谶图、谶诗来预示探春的命运:“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谶图是说探春哭泣而出嫁去海疆,谶诗是说她有王熙凤的精明而志向比王熙凤还高,但在整个朝代大势衰落的大环境中遭受不得志的悲痛,只能流着凄凉的泪水远嫁海疆,自己生活过的故乡也只有在千里之外的梦中才能见到了。
谶图这种东西在汉朝是迷信巫术的传播物,但到了曹雪芹的手里,赋予了它新的作用,变成了小说结构中的一个艺术环节,后面人物的命运发展都不会离开这个暗示,这是导演给自己的演员设置的一个人生舞台,让这个演员完成导演想要取得的效果。那么,就要靠故事来对这个谶图、谶诗进行演绎了,但曹雪芹不像他之前的小说家那样千篇一律地讲述着才子佳人的老故事,而是作了完全的本质上的突破。1927年,英国与劳伦斯齐名的小说家福斯特,在剑桥大学合成的文学讲演集《小说面面观》,写到了他对小说真知灼见的看法:“故事是小说的基本面,没有故事就没有小说。这是所有小说都具有的最高要素。我真希望事实不是如此,希望这种最高要素是一些别的东西——和谐的旋律,或对真理的体认等,而不是这种低下老旧的故事。”在距福斯特一百多年前,中国的曹雪芹就这样做了,他不是在说一般的低下的老旧故事,而是用人物和情节奏出和谐的旋律,深刻地表达他对真理的形象体认。谶图、谶诗到了《红楼梦》里,到了大导演曹雪芹的手里,只不过是一个个的小小的道具而已,没有了迷信巫术的成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跟他对女娲补天神话的改造手法如出一辙。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hongloumeng/5113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