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昀,字晓岚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那么他的作品《河中石兽》大家学习了?
一、 导入新课
上节课在张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同学们一齐初读课文,字的读音和句子的意思都已了解,为了进一步巩固成果,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回顾一下,帮助我解决以下几个小问题:
二、 屏幕展示,复习与巩固
⑴会读音,记住形
圮( ) 棹( ) 杮( )
湮( ) 啮( ) 溯( )
⑵会释字
①圮:倒塌
②阅:经过,过了
③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④设帐:讲学,教书
⑤颠:通“癫”,疯狂
⑥臆断:主观地判断
⑶会翻译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
三,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和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及相关语句。
(2)、阅读课文,分清层次,概括大意,找出层次间的关系,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
四、默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屏幕给出)
(1)、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在河里,十几年后,人们寻找石兽的事。(引导学生再简洁,河中寻找石兽)
(2)、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依据是怎样的?
寻找经过 | 人物 | 寻找地点 | 关键句子 | 结果 |
第一种 | 僧 | 原地水中 | 求石兽于水中 | 不可得 |
第二种 | 僧 | 顺流而下 | 以为顺流下矣 | 无迹 |
第三种 | 讲学家 | 原地沙下 | 乃石性坚重 | 失败 |
第四种 | 老河兵 | 求之于上流 | 盖石性坚重 | 果得于数里外 |
(3)、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概括各层大意。
师生共同完成,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
见课本。(多分法)
记叙是文章主要写作手法。
议论揭示文章的中心意思。
(过渡)
至此本节课的两大目标已基本完成,下面我们进一步探究几个小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hezhongshishou/1895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