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是清朝短篇志怪小说,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至嘉庆三年年间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以笔记型式所编写成的。河中石兽便是其中的名篇之一,其中的内容设计更是为了表明一个道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河中石兽的主要内容以及原文寓意,供大家了解
《河中石兽》的主要内容
《河中石兽》 讲述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河中石兽》原文
朝代:清代
作者: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转转 一作:再转)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道理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作出主观的判断,而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启示 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hezhongshishou/1197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