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听话的艺术纪实故事

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曾有个梦想:学好英语。目的:周游天下。为此“赌过咒、发过狠;掐过掌心、用过功”。从“屡战屡败”到“屡败屡战”,未从斗士变烈士,却从英雄变狗熊。

听话的艺术纪实故事

  失败乃成功之母,对于语言,我有切身体会:听比说难。说,可以斟字酌句;听,防不胜防。过去以为:落后要挨打;现在明白:被动也要挨打。相比而言,外文听力最困难,中文听力最复杂。

  在汉语世界里,做人做事,听话听音,朋友冲着你说:“你还有啥个闲话讲!”褒贬在于语调:读升调,那是夸你;读降调,那是锉你!

  上海人有句老话:“讲一半、藏一半。”依据说出的上半句,揣测不说的下半句。“老实讲”,往往是“不老实”的开场白;“摊开讲”,往往还有“摊不开”的:“有话好说”,通常是自己理亏;“有话直说”,通常是别人理亏:“凭良心讲”,通常是亏心后的心虚:“有啥闲话好讲”那是心虚准备放软档。

  “听人说话信一半,那是精明;知道哪一半可信,才是聪明。”前提兼诀窍:对什么人说,比说什么事更重要。

  倘若你是老板,“好话,一定言过其实;坏话,一定添油加醋。”你得明白:你拥有决定别人利益的权力,那么听到的坏话一定比分配的好处多。

  倘若你是伙计,老板对你突然礼貌说话,那是解除劳动合同的前奏曲:朋友你就走远了。

  有时候,说者身份比说的内容更重要。“钱是身外之物”,如果是李嘉诚说的,那是真话;如果是李小二说的,可能是气话。领奖人说:“成功了,对不起旁人;不成功,对不起家人。”不是谦虚,而是发嗲。

  魏征上谏唐太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的心得:听好人说好话,往往偏昕,因为话里含着安慰、照顾,容易受骗;听坏人说坏话,那是兼听,反而洞察黑暗,不掉陷阱。培根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欧洲刚刚脱离中世纪的黑暗,那时社会识字率极低,谁有知识谁就有力量。

  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知识泛滥,是最大的苦恼:不知道哪些知识有用。鉴别有用的知识,比掌握不懂的知识更难。在“知识就是力量”的惯性引导下,如今迷信知识的越来越多,热爱劳动的越来越少。在今天,“知识就是力量”应该反过来理解:“没有知识,就没有力量。”如同氧气,拥有未必健康,没有肯定死亡。

  知识泛滥的特征:博士多、教授多、专家多,结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真理只有一个,那么观点越多,分歧越多,错误率就越高,就像投放广告:“我知道有一半无用,但不知道是哪一半!”倾听房产专家。结果耽误了投资机会;倾听经济学家,结果看不懂身边的物价。因为书斋人物看重知识,看不起常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最近告诫给他祝寿的中国学者:“坏的经济学就是黑板经济学。”“黑板经济学”往往是虚构的,经不起常识的验证,属于书斋里的知识,缺乏针对性。

  人总是要死的,这是常识,哪一天死,那是知识,但基本说不准,谋杀例外。怎么听、听谁的?处事大学问。当不能辨别知识,那就服从常识。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hui/94219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