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曾在《雅典的泰门》中,对金钱发出过最狠毒的诅咒,认为钱不能解决任何人生问题。那么,在现实中,他是否真的这么认为呢?
最近有学者通过梳理历史档案,发现了莎士比亚的另一面。莎士比亚生于富商家庭,13岁时家道中落,因此在他的剧作中,复兴之梦始终萦绕着他,他对收复失去的财产、头衔和身份抱有强烈的渴望。莎士比亚的创作高峰期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这一时期被称为“小冰河期”,天气寒冷,雨水过量,极端天气频繁,植物生长缓慢,粮食连年绝收或者歉收,整个欧洲弥漫在粮食短缺的阴影里。
莎翁骨子里流淌的生意人血液激发了他,他多次囤积谷物、麦芽和大麦,一类是紧缺的口粮,一类是酿酒的材料,然后高价转售给本地百姓和商人。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他还将倒卖粮食获得的钱财放贷给急需用钱的穷人,利息高昂。如果有人拖欠或无力支付全部欠款,莎士比亚就会起诉他们。而且,为了利益最大化,莎士比亚还选择了逃税。为此,莎士比亚被当局追查,并于1598年因在粮食短缺期间囤积谷物遭到起诉。
这一过程持续了15年,通过这一时期的积累,莎士比亚很快完成了角色转换,跻身上层社会。他一生只工作了24年,便“金盆洗手”过起了衣食无忧的日子。这一过程,因为大师身上的光芒而被深深掩盖。人们或许无法接受、无法宽恕创作天才同样受私利驱使而做出不堪的行为,但其实这一历程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如《李尔王》中描写的因粮食分配不公而引发的战争,以及很多有关饥荒的描写,其人生感悟源自身边的生活。
人们说,莎士比亚是一个饥荒中的男子,很人性、很简单、很客观,但细细思索,也很复杂。就让我们带着美好的渴望来审视他们吧,留下的、带走的、存在的、虚化的,因为人类都是为了梦想而活着、忙碌着、辛苦着、得失着,如此而已。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hui/7445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