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形成了习惯思维定式,就会习惯顺着定式的思维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比如说,看魔术表演,不是魔术师有什么特别高明之处,而是我们大伙儿的思维过于因袭习惯之势,想不开,所以上当了。比如,人从扎紧的袋里奇迹般地钻出来,我们总习惯想他怎么能从布袋扎紧的上端出来,而不会去想想布袋下面可以做文章。
20世纪80年代末,一位年轻人从中山大学毕业,应聘到万宝冰箱厂。工厂付给他当时令人眼红的400元月薪。3个月后,他放弃了这份来之不易的高薪工作,离开单位去攻读硕士学位。
本以为读了硕士之后,他会找一个比万宝冰箱厂更好的单位,谁知3年后,当他来到联想公司,得到的工资却只有300元,还不如3年前。朋友问他:“你读了3年硕士,和在万宝有什么差别?”他笑而不答。
1年后,他拿着硕士学位和在联想公司1年的工作简历,加盟新加坡第二大多媒体公司,拿到相当于1万元人民币的月薪,开始了他6年的`异国打工生涯。
在新加坡期间,他先后在3家软件公司任职,后来还进入赫赫有名的菲利浦亚太地区总部。他不断地跳槽,别人根本不明白这个年轻人到底是因为什么而跳槽。因为前面的几家公司给他的薪水已经够高了,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他在公司任职的时,只要是他承接的业务,即使是几千新元的小客户,一旦用户出现问题,他便会放下手中的工作火速赶到。而对像他这种级别的软件工程师来说,这种价值的软件,根本不配享受这样的服务。
然而,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一位客户很欣赏他的才华与实干精神,两人一拍即合,出资开办了自己的公司。他又一次炒了自己的鱿鱼。
对于这次创业,许多人认为他不值。有好工作,有好前程,为什么要把自己从波峰推到谷底?但是,他成功了。他就是朗科公司的创始人,邓国顺。
对于邓国顺的成功,几乎可以用“奇迹”来形容:他一次次把自己推向“绝境”,每次都从绝境中冲出来。但是,如果把他的经历串联起来,你就会发现,他一开始的目标就十分明确,他所做每一步,都成了他成功的基石。
在“朗科”的每个会客室里,都无一例外地挂着一个镜框,里面写着:成为移动存储和无线数据通信领域的全球领先者。而包括邓国顺在内的所有“朗科”员工的工作卡背面,则对应着这样一句话:在成立之初,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和信念。
有人认为,成功依赖于某种天才和机遇,总之,是因为一些我们不具备的东西。但是,从邓国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因素其实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一个人能飞多高,是受他自己的思想所制约的。
世界上的事情总有明暗两面,我们感觉到的究竟是明还是暗,是欢乐还是痛苦,从本质上说,并不取决于处境,而主要取决于心境,取决于能否从光明的角度看问题。思路的突破,必须完全脱离旧的思维轨迹。荆棘可能处处都有,但新路、大路、活路也往往从这里展现。
【朗科启示的哲理故事】相关文章:
4.哲理故事启示五则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hui/19199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