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美籍华裔女作家德龄(约1881—1944),满族,满洲(今东北)汉军正白旗人。父亲裕庚,字朗西,“少有文才,聪慧过人”,光绪年间以优贡生历官道员,在直隶总督裕禄幕府充当幕僚。后裕禄因“纵容义和团与各国启衅”,“八国联军遂陷天津”,裕禄“服毒自尽”,裕庚被劾撤职。中法交恶,裕庚投效台湾军营,后升任福建知府。母亲是法国人,德龄兄妹五人,德龄排行第三。光绪二十一年(1895)裕庚调任驻日本国公使,五品官衔,三年任期满后,回国述职,升为四品官衔。翌年,被任命驻法国公使。裕庚在出任欧国外交大臣期间,其夫人带着五个子女随父生活在巴黎,并接受西方系统教育。其二哥勋龄就读于法国陆军学校,长于摄影;妹妹容龄英、法文都很好,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曾用英文写作出版过一部历史小说《香妃》传;德龄尤精通英、法文与西欧文学,从而使她成为视野开阔、性格开朗、知识广博的出色才女。光绪二十八年(1902)冬,裕庚任期满归国,留京办理各国外交事宜。朝廷擢升裕庚为太仆寺少卿衔。其夫人与德龄等兄妹也随裕庚在北京居住。
当时,清朝极权统治者慈禧太后已被帝国主义列强的兵舰、大炮吓破了胆,从原来极端排外到突变为卑躬屈膝,投降媚外,急于想勾结帝国主义势力,以图保住自己独裁统治地位。她从最宠信的党羽庆亲王奕劻父子提供的信息中获知,外交官、太仆寺少卿裕庚的两个女儿德龄、容龄,通晓外文及西方外交礼仪,于是便下懿旨召裕庚夫人带德龄、容龄入宫觐见。因“海归”少女德龄容貌秀丽、性格活泼天真,精通英、法文,并具有娴熟的外交能力,深受慈禧太后青睐与宠爱,姐妹花被留在宫中,委以“御前女官”要职,担任太后的私人秘书兼翻译官。在美国公使康格夫人、西班牙公使德卡赛夫人、日本公使内田夫人等各国驻华使节夫人入宫觐见慈禧太后时,由德龄陪同担任翻译,深受太后赞赏。在慈禧太后举行七十寿辰“万寿节”时,慈禧太后乘兴破格封赏德龄、容龄为郡主。由于西方没有公主、郡主之分,因此,各国驻华使节夫人们对德龄郡主均以公主称之。德龄在宫中除担任太后的私人秘书与翻译官外,还为光绪皇帝讲授英文,并经常为慈禧太后、光绪皇帝译读国外报纸重要新闻,为清宫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打开了一扇通向外界的窗口。由于太后的宠爱,为此特准德龄姐妹在宫中穿西装,免除穿宫廷女官的礼服和礼仪。此举在清朝宫廷中是破天荒的。德龄在宫中充当“御前女官”两年多。
光绪三十一年(1905)三月,裕庚病重赴上海求医,电召德龄姐妹急去上海照料病中父亲,经慈禧太后恩准,德龄姐妹从此结束了“御前女官”的外交生涯,离开了阴森、冷漠、神秘的紫禁城。
德龄姐妹离开宫廷赴上海不久,父亲裕庚便因病去世。后来,德龄在上海认识美国驻沪副领事沙迪厄斯·怀特,两人一见钟情,遂堕入爱河。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二十一日,德龄与怀特在上海举行婚礼。怀特在美驻沪领事馆副领事卸任后,改任美国某报驻沪新闻记者,仍然留在上海工作。德龄开始从事英文写作,以她特殊身份亲身经历的晚清宫廷生活所见所闻为题材,以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两个重要历史人物当作线索,首先用英文写出一本《清宫二年纪》。《清宫二年纪》英文版在上海出版发行海内外,首先引起德龄父亲裕庚的同僚好友、原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僚、黄埔浚治局督办,后擢升外务部员外郎、左丞、著名晚清“狂生”“怪杰”之誉、精通英法德等十国文字的奇才辜鸿铭的密切关注。他读了德龄著英文版《清宫二年纪》后,不禁为“奇女子”德龄写作才能“拍案叹绝”。为此他特用英文撰写了《评德龄著〈清宫二年纪〉》评论文章,投寄上海出版的英文报纸《国际评论》予以发表。正因为辜鸿铭的书评“鼓吹”,《清宫二年纪》一鸣惊人,一版再版,成为当时风行一时的'畅销书。德龄在中外文坛上崭露头角,声誉鹊起。从而亦大大激发了德龄以晚清宫廷生活秘闻为题材的创作热情。从此先后用英文写了回忆录体的作品《清末政局回忆录》《御苑兰馨记》以及记实文学作品《瀛台泣血记》《御香飘渺录》和《光绪皇帝》等一二十部著作。
德龄传奇式的不凡经历,以及她擅长用英文书写清宫秘闻的特征,给她的“公主”身世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早在民国十六年(1927),美国作家阿德·柏克斯就曾以《我与德龄公主》为题,撰文向美国加州洛杉矶读者第一次介绍德龄的身份与著作。显然,他误将“郡主”与“公主” 等同起来。德龄亦将错就错,默认了这“公主”身份,并将该文附在她的新著《御苑兰馨记》一书前,一并付梓出版。从此“德龄公主”称号正式进入中外广大读者的视野。以后德龄的著作中均沿袭“德龄公主”的头衔称之。为此,著名作家秦瘦鸥于1946年元旦译述德龄著《光绪皇帝》撰写《介绍原作者》一文中曾提出过异议。他在文中指出:“其实不但照中国的习惯,已经覆亡的一朝所颁给的种种头衔都得一律作废,从来没有再公开使用的;便是真要保留她在逊清一朝所取得的封号的话,也只应称为德龄郡主,因为她和她的妹妹容龄女士(封山寿郡主)都不是努尔哈赤的嫡裔,根本就没有晋封公主的可能。这一个错误是第一位译述她作品的先生所铸下的,他只草草地译出了Princess这一个字,并没有考虑到在中国还有公主、郡主之分;其后德龄在上海演戏的广告里少不得要写她的大名,她也就落得‘自高身份’的以公主自居了。”不过,译述者秦瘦鸥也肯定地说:“平心静气地说,她(德龄)的文字写得委实很流利,而她当年的宫廷生活更帮助她贮藏了不少珍贵的材料,虽不免偶尔也有歪曲事实,取悦读者的地方,尚不足为大病。”云云。
德龄与丈夫怀特曾生过一个儿子,不幸少年夭亡。儿子去世后,丈夫感情别移,而离异。民国十六七年间,曾回国探望其兄妹,并在上海逗留较长时间,德龄甚至还与上海的李时敏、伍爱莲等人一起在上海博物院路时代兰心大戏院演过几场英文戏,由德龄编的清宫秘史剧本,德龄自己还亲自扮演慈禧太后。民国二十四年秋(1935)德龄曾最后一次独自回国探亲,当时秦瘦鸥译述的《御香飘渺录》一书恰巧在上海《申报》副刊上连载完。9月中的一个下午秦瘦鸥经容龄的丈夫唐宝潮将军介绍,特地到德龄的下榻处——上海华懋饭店拜访她,她完全是西洋化的半老妇人,见人尽可能不讲中国话,在她心目中美国已是她的祖国,中国反而是块陌生地了。所以秦瘦鸥送她上火车时曾很直率地向她建议,希望她在以后著作中能介绍中国的新事物,不要忘记中国曾是生她养她的祖国。据秦瘦鸥事后回忆,当时德龄眼眶含着热泪孤独地离开上海。抗日战争开始以后,尤其是抗日战争后期,美国朝野曾热烈倡导援华抗日运动,德龄曾积极参加“中国之夜”及“一碗饭运动”等援华募捐活动,支持祖国人民抗日战争,德龄的名字常在美国报纸上出现,看来德龄她最后一次离别祖国时是接受了著名作家秦瘦鸥的忠告,没有忘情于祖国,毕竟 “血(缘)浓于水”啊!
1944年11月22日德龄在加拿大因出车祸,抢救无效身亡。当时中央社发了电讯稿,题称“德龄公主撞车身死”。以后《时事新报》《申报》《新闻报》等报纸都刊载了这条不幸的消息。“一代奇才”、美籍华裔女作家“德龄公主”就这样划上了传奇人生的句号。
【美籍华裔女作家德龄的故事】相关文章:
3.女作家张爱玲简介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hui/19150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