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端午祭的来历,近代很多专家都有所考证,比如胡适、闻一多等,但端午节终究是什么来历,前史烟云遮眼,对错难有定论。或许,经过端午节来历的前史故事和人物,可以井蛙之见。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端午节的故事大全,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有关端午节的故事1:春秋介子推(?—公元前636年)
东汉蔡邕《琴操》中记载,五月初五纪念介子推。蔡邕描写了一段话,大意是:晋国重耳与介子推,流亡在外19年,介子推曾割大腿上的肉,给重耳果腹。后来重耳回国登基了,但却忘了封赏介子推。
为此,介子推有些怨气,写了篇《龙蛇之歌》感悟晋文公,随后就背着母亲躲在山中了。重耳多次呼喊,介子推拒不下山。后来重耳放火烧山,逼介子推下山。没想到,介子推和母亲被烧死在山中。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指令每年的五月初五不得生火,只吃寒食,粽子是寒食的一种。由此,后人认为端午节最早是纪念介子推的。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是清明节。
有关端午节的故事2: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
屈原这个前史人物,最早出现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在此之前,没有屈原这自个物记载。据闻一多考证,把屈原和端午节绑缚在一起,是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才出现的。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在这一年五月五日这天投汨罗江自杀。在此之前,屈原被楚王贬黜政治基地,相当于放逐到了江南地区。
为此,楚国人驾御小舟,但却没能在波涛汹涌的泪罗江上找到屈原。由此,形成了赛龙舟。别的,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尸身,就投了米等很多食物。后来就形成了粽子。
有关端午节的故事3: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
伍子胥是楚国人,后来因为楚国要将他全家灭掉(父兄均为楚王所杀),伍子胥就逃到了吴国。后来和孙武变成好朋友,差点灭掉了楚国,并将楚平王尸身发掘出来鞭尸。
吴王阖庐死后,吴王夫差即位。在吴越争霸当中,吴军打败越国,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主张,斩草除根,但夫差自认为是附和议和。随后,越国运用离间计,收购奸臣,终究夫差赐死伍子胥。
死前,伍子胥说:我死后把我双眼挖出来,放在国都东门上,看越军灭吴。夫差大怒,将伍子胥尸身装在皮革袋子里,在五月初五投入大江。后人由此端午纪念伍子胥。
有关端午节的故事4: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
勾践,姒姓,又叫鸠浅、菼执,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和吴国争霸失利今后,在范蠡的辅佐下,经过卧薪尝胆,越国很快恢复实力,终究打败吴国。
在恢复实力过程中,越国做了很多事,充满了阴谋和智慧。但有一条是:以划龙舟来操练水兵。这么做是不让吴国发觉越国练兵的动机。《越地传》中对此有记载。
因为勾践练兵采用的划龙舟的办法,而现在端午划龙舟竞赛是其间一个首要的项目。因此有人说,端午这个节日,也是为纪念勾践而树立并沿用的。
有关端午节的故事5:曹娥(130—143年)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身,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日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遮天投江自杀。没想到,五天后曹娥抱出父亲尸身浮出水面,世人惊奇。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曹娥父亲曹盱,在五月初五迎伍神(伍子胥)的祭祀活动中溺于舜江。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二十二日也投江,五日后曹娥的尸身抱父尸浮出水面。
但不论哪种说法,曹娥都被神话了。曹娥所住之村镇即更名为曹娥镇,舜江被改为曹娥江,投江的当地兴建曹娥庙,还有闻名的《曹娥碑》一文作为佐证。五月初五就变成纪念曹娥的节日了。
有关端午节的故事6:周处(236—297年)
周处是江苏宜兴人,三国东吴末年西晋初年人士,“浪子回头金不换”、“周处除三害”的典故,讲的即是他。年少时,被称为“第三害”;后来极力向上,称为国之栋梁。
史称,在西晋时期,周处先下一任新平太守、广汉太守、楚内史、散骑常侍、御史中丞等职,工作勤勉,坚强不屈;开脱权贵,被派往西北征伐氐、羌等族动乱,遇害于疆场。
值得重视的是,“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这本文献成了现代我们覆按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习俗的首要参看。因此,有人认为现在的端午节,也是纪念周处。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hui/18982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