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看不清的时候,在大家都犹豫的时候,你要为失败做好准备,同时你也要敢于成功、成就自己,成为第一个跳出来的人。”
黑色棒球帽,前胸印有数字的文化衫,牛仔裤,耐克板鞋,杨庆就是这副打扮出现在我的面前,像极了街头玩滑板的“哈韩”少年。可现在他是一位导演——国内第一个在院线全面发片的80后导演,他导演的电影《夜店》,公映半个月票房已过千万。
成功的来临是这样迅速和出人意料,而杨庆一脸酷酷的表情,轻声说:“没什么了不起,我能成功,不过就是因为我的胆子比别人大一些而已。”
最厌烦的人生
就是稳定无虞的人生
1980年,杨庆出生于重庆市大足县,父母都是铁路工人,与电影没有丝毫联系。高中毕业时的杨庆,立志要拍电影,便上了四川音乐学院的影视艺术系。“川音”和中戏、北电、上戏不是一个级别,但是野路子有野路子的好处,那就是自由。那时候的杨庆可以随意去旁听别的专业的课,还可以旷课去拍片子,想拍啥就拍啥。
大专三年,是杨庆最快乐的时光,和同学一起拍了许多有意思的短片。比如他曾经拍过一个农民工爬到29层高楼以跳楼相威胁讨工钱的电影,由他自己出演那个农民工,光着膀子站在顶楼的边沿,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杨庆今天想起来还有些后怕:“那时候不知道害怕,在我心目中电影大于一切!”对面楼里的人看见这一幕,还真以为有人要跳楼,报了警。警察来了,消防员来了,拿着扩音器对楼顶的杨庆喊话,还兴师动众在楼下放了救生气垫。杨庆示意躲在一边拍摄的同学将错就错——正发愁没钱拍摄这么大的救人场面呢!直到拍完所有自己想要的镜头,他才向警察坦白是在拍电影。把警察给气得没话说,要把他带到派出所拘留15天。杨庆问警察:“我可以带一个摄像机到拘留所里面吗?”警察伸手摸了摸他的脑门:“你小子发烧了吧?!”
那是精力充沛灵感井喷的三年,他经常是头天晚上躺在床上,眨巴着眼睛有了一个想法,第二天早晨从床上一跃而起,对同宿舍的哥们儿说:“走,我有个好想法,咱们租机器去!”
唯一的烦恼是没钱,虽说用的都是不花钱的演员不花钱的场地,但是租机器、请演员吃饭,也都是要花钱的。为了赚钱,杨庆绞尽脑汁,尝试做过各种小买卖,推销洗发水、卖衣服、给人拍摄婚礼录像什么的,无奈来钱太慢。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游说班里那些家境好的同学,谁出钱就给谁在拍出来的电影上挂个“副导演”的名字。这个方法挺管用,那时杨庆拍的.片子,几乎每一部的副导演都在五个人以上。靠着这个办法,他随心所欲拍了很多短片,好好练了把手,毕业时还在学校里搞了一个“杨庆电影周”,很是风光了一回。
毕业时,家里托人给他找了一个在成都电视台做编导的工作,父母的期望是他能稳定,可是杨庆对这样的生活嗤之以鼻:如果今天就知道明天是怎样未来是怎样,那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他希望自己的一生充满变数,这样才够刺激。所以当毕业时有同学约他一起去北京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时,他立即答应了。他没敢和家里说,因为“父母要是知道我放弃这么好的工作去做一个‘北漂’,估计得打断我的腿”。
没有机会,就自己创造机会
初到北京他就碰了一鼻子的灰。先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招生早已结束,又转战中戏的电视艺术系,考了个专业成绩第二名,可是中戏方面又说当年电视艺术系不办了,问他愿不愿意上成人教育学院的戏剧导演班。“后来我还是决定上了那个成教导演班,来北京上学,不是为了获取所谓的知识,而是为了学校能给你一个平台,干你想干的事,说白一点,就是要认识志同道合的人。”
杨庆在中戏的同班同学里,有一个是著名演员方子哥的儿子,两人关系很好,杨庆经常跟着他去家里玩,把之前在重庆拍的片子,放给方子哥看。杨庆承认这样做是有目的的——“那时候我做梦都想拍电影,可是我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谁理我啊?谁敢给我投钱啊?没有机会,只能自己给自己创造机会。”
方子哥看了他的电影,很是欣赏,给他介绍了很多活儿。那几年,他给不少电视剧当过那种没有署名权的枪手编剧,还辗转在各个剧组做过各种助理——道具助理、摄影助理、美术助理等。几年下来,杨庆“会编剧”的名头已经在圈中小传。
整天在影视圈子讨生活,杨庆听说了许多这个圈子里的故事,他总结出一条影视圈的“生存法则”:“这个圈子中最后成功的人都是胆子够大……有太多不可预知的事情,在大家看不清的时候,在大家都犹豫的时候,你要为失败做好准备,同时你也要敢于成功,成就自己,成为第一个跳出来的人。”
话是这么说,但是做起来太难了。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会随身带着一沓自己的简历,逮着机会就给人发,此举曾经让他饱受同学们的嘲笑,但是他不以为然:“有枣没枣咱好歹打一竿子,我让一万个人知道我,哪怕只有一个人对我有兴趣,那不就是我百分之百的机会吗?”
还真的有人注意到他,那是国内的一位大腕级的导演,请他去为自己筹备中的电影出谋划策。他废寝忘食,和一帮人待在北京怀柔的一个宾馆里,天天开会讨论。到底是年轻,他毫无保留地贡献了自己的许多灵感,甚至包括电影的故事框架,人物设置,以及重要桥段。讨论了十来天,人家让他回家了,他还记得那个导演笑着对他说:“小伙子不错,但是还太嫩,回去再练练。”
当大腕导演的这部电影上映时,他去看了才发现整部电影的故事、人物,都来自他的创意,而编剧的署名,却变成了那位导演。他坐在电影院里,脑子里一片空白。
日子愈发难挨了,很长的时间里,杨庆甚至不敢看电视里的影视娱乐新闻,他怕看见那些新闻里说谁又拍了什么片子、谁又得了什么电影节的什么奖——这个圈子里,别人都在向前狂奔,只有他,还在这里蹉跎着,而青春就要过去了……他,有些沉不住气了。
孤注一掷为了《夜店》
2006年,电影《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获得了市场和口碑的双丰收,导演宁浩年轻、没名、资历浅。他的成功,让杨庆敏感地意识到:风水轮流转,也该轮到我们这一拨了!不过,杨庆也知道,要想找到投资,必须先拿出剧本,剧本拿出来只要够好够精彩,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在决定闭关写剧本之前,他和女友谈了一番话,他说:“这两年我决定再也不接那些杂活了,我要专心写剧本。经济方面,只能靠你养活我——你得有这个心理准备。”整整两年,杨庆除了出门买菜做饭,其余时间都在家里写剧本。
《夜店》的剧本一写完,杨庆马上去中国版权中心注册了版权,然后,他把打着注册号的剧本发给所有认识的人看。这一次,命运之神没涮他——演员徐峥看到这个剧本,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精品,就把本子推荐给了好莱坞三大经纪公司之一的CAA的老板皮特,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杨庆永远忘不了那一天,徐峥打电话给他,只说了六个字:“哥们儿,开工吧!”他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一拳砸在墙上,手破了自己都不知道。
开拍的第一天,杨庆的目的就非常明确——这部电影一定要赚钱。“不要和我谈清高,新人是没有资格谈清高的,你的作品只有赚钱了,你接下来的作品才会有人投资,如果不赚钱,一切都是空谈。”杨庆说,“我们这一代的导演,和上一代不同的是,我们特别务实,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直奔主题。”那什么样的电影才能赚钱呢?杨庆有自己的看法:“相对于其他的类型,观众更容易接受喜剧,喜剧其实非常难弄,让人笑比让人哭难得多,但它投资少,枪战、动作、科幻,没有钱你就没得选,但喜剧可以不靠钱,靠讲故事,靠故事本身的实力。”
在拍摄《夜店》的29天里,杨庆几乎就没怎么睡觉,他睡不着,整个人处在一种极度的亢奋之中,他不断提醒自己:要稳住,要镇定。他知道,一旦长久的梦想就要变成现实,人的情绪有可能会失控,心理会失衡,这时候尤其需要沉着与理性。他做到了。
电影做完后期,他独自坐在北影厂幽暗的放映室里看完样片,然后走出来,给女友打了一个电话,只说了一句:“这部电影,百分百能赚钱!”
事实如他所料,《夜店》除了获得票房的成功,还在2009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拿下了“最佳编剧”和“最佳男演员”两项大奖,致获奖感言时,他从裤兜中掏出了一张字条,感谢到了所有应该感谢的人,态度谦卑而诚恳。“年轻人嘛,不能太张狂了,否则会遭人排挤,给自己设置障碍。未来路还很长。”他说着,一脸狡黠的笑容。
【导演杨庆名人故事】相关文章:
3.导演谢晋成长故事
5.名人故事
6.名人故事全集
7.名人故事汇
8.名人故事:自重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hui/18636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