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天早晨,小马麝[shegrave;]跟着妈妈在高山草甸上觅食。
马麝妈妈一边教小马麝认识可吃的植物,一边警觉地观望着四周。
小马麝一会儿吃几口青蒿,一会儿吃几口地榆,一会儿又吃几口野蔷薇。他一边吃,一边追逐着蚂蚱玩耍。
“砰——”
忽然,一声枪响在不远处响起。接着便传来马麝痛苦的哀鸣声。
马麝妈妈赶忙带着小马麝跑回了不远处的丛林里。
小马麝并不知道这是枪声,回到丛林后,他问妈妈说:“妈妈,发生什么事了吗?”
马麝妈妈说:“猎人在用枪猎杀马麝,跑慢了我们就没命了!”
透过丛林的间隙,小马麝看到刚才还在草甸上吃草的马麝们正惊慌地四处逃窜,他不觉浑身战栗起来。
二
枪声也惊动了一对正在山上采药的父子。
“好可怜的马麝啊!”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看着倒在地上的马麝说,“爸爸,他们为什么要猎杀马麝呢?”
“还不是为了获取麝香!”爸爸说,“麝香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通窍、开经络、透肌骨的作用,主治风痰、伤寒、瘟疫、暑湿、燥火、气滞、疮伤、眼疾等多种疾病。”
小男孩惊讶地说:“原来麝香是从马麝的身上得到的啊!”
“是的。”爸爸说,“但并不是只有马麝的身上有麝香。像林麝、原麝、黑麝、喜马拉雅麝,这些麝类的雄性身上都有麝香。”
“可是——”小男孩沉思了片刻说,“如果他们把这些有麝香的麝杀死了,不就没法得到麝香了吗?”
“是啊!”爸爸说,“现在的麝类已经是越来越少了!”
“咦,爸爸!”小男孩双眼一亮,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你经常说某一种草药的药性跟另一种草药的药性相同,就可以用这种草药代替另一种草药,那么,有没有一种东西可以代替麝香呢?”
“这——”爸爸沉思良久,然后说,“我还没听说过!”
听了爸爸的话,小男孩望着空空荡荡的草甸,陷入了沉思。
三
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马麝妈妈都不敢带小马麝到草甸上去找吃的。虽然那里可吃的食物多,但危险也更大。马麝妈妈只好带着小马麝在山林里觅食,一有人类的气息便赶忙藏到灌木丛的后面。
有一天,马麝妈妈带着小马麝在山林里采松萝吃,忽然,一种异样的气息钻入马麝妈妈的鼻孔。
马麝妈妈抽动了一下鼻子,确定这是铁的气味后,她赶忙把小马麝叫到身边说:“孩子,我们快离开这里,附近可能有陷阱!”
“没有啊!”小马麝向四周看了看说,“我们每天都从这里走过,这不跟平时一样的吗?”
马麝妈妈让小马麝抽动一下鼻子,感觉一下空气中是不是有点异样。小马麝按照妈妈的指点做了,但却不知道这种异样的气息是什么。
马麝妈妈说:“这是人类挖掘陷阱时所用的铁锨留下的气味,他们挖好陷阱后又伪装了起来,所以我们用眼睛是看不出来的。”
小马麝说:“那我们快离开这里吧!”
说完,小马麝就要顺着常走的路跑。
马麝妈妈阻止小马麝说:“孩子,我们不能走原路,要另找一条路才能跑掉!”
“为什么?”小马麝说,“你不是经常跟我说,我们马麝有马麝的路,要按照马麝的路走,才安全吗?”
“这没错!”马麝妈妈说,“相对于虎豹豺狼来说,我们熟悉地形,便于逃跑,可我们今天遇到的是人,人会在我们常走的路上设很多陷阱,这对我们来说危险性就大了!”
小马麝不再说什么,跟着妈妈钻进灌木丛,寻找着荆棘丛生的`路跑离了这里。
四
小马麝在妈妈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不知不觉间小马麝长成了一头威武的马麝。
与此同时,那个曾经目睹过马麝被猎杀的小男孩也长成了一个健壮的年轻人。
有一天,年轻人又一次登上了小时候曾经采过草药的山岗。
走着走着,忽然,一个似曾相识的动物出现在年轻人的视野中。
动物的脸型很像马,体型又与鹿有些相似,全身呈沙黄淡褐色。背部有隐约的斑点,臀部与背部的颜色相一致。
“这是什么动物来着?”年轻人眉头一皱,接着笑逐颜开地说,“我可找到你了,我的马麝!”
原来,年轻人这一次是专门为马麝而来的。
自从小时候看到马麝被猎杀的经过后,年轻人从那时起就立志要研究出一种能代替麝香的物质,后来,他在报考大学的时候,报了生物工程专业,经过几年刻苦的钻研,在导师的指导下,在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一种可以替代天然麝香的人工合成麝香终于研究出来了。
此刻,威武的马麝在草甸上吃草,每吃下几口他便警觉地向四周观察一番。
在断定没有什么危险后,威武的马麝向着丛林的方向叫了几声,接着,就有十几头大大小小的马麝飞快地跑进草甸,啃食起植物来。
这时候,威武的马麝不再吃东西,而是担任起了警戒任务。他不停地向四周张望着,不停地抽动着鼻子。
年轻人知道,这只威武的马麝就是这一群马麝的首领,他好想对首领说:“草甸是你们的,不会再有猎人来猎杀你们了!”
年轻人一边观察着马麝,一边拿出本子和笔记录着马麝所吃的植物的名称,他想掌握马麝生存的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即将实施的马麝生存环境的保护工作做一些准备。
【我的马麝睡前童话故事】相关文章:
4.睡前故事丑马
5.牛马睡前故事
7.金鱼马的童话故事
8.马与驴的童话故事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hui/18330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