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谈论房地产风云几乎不可能不谈到SOHO中国公司的潘石屹。他开发的楼盘几乎占据了北京CBD地区的近一半,他永远不变的招牌形象不间断地出现在各种论坛、媒体、户外广告上。
1994年4月,潘石屹认识了在华尔街高盛银行工作的张欣,同年10月两人结婚。1995年9月,潘石屹与妻子创办红石实业,随后开创出SOHO中国的大局面,并逐渐成为一代富豪。然而,在有了两个儿子之后,他跟任何一个普通家庭的父亲一样面临着很多家教问题,有些问题让他一筹莫展。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他逐渐摸索出一些经验,终于使孩子们健康、阳光地成长。
立志当个好父亲
1998年,潘石屹的大儿子潘让在香港出生。潘石屹亲自为孩子剪断脐带那种哭声与鲜血混杂的场景,对他触动很大,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父亲”二字的分量。就在他还没有想好如何当好爸爸时,第二个孩子紧接着也来到了人世。看着一大一小两个可爱的小家伙,潘石屹有些着急,他可不希望当个失败的父亲。
转眼,大儿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潘石屹和太太张欣产生了矛盾。张欣认为,孩子一定要上中国本地的学校,要学地道的中国文化。而潘石屹则认为目前的中国发展迅速,其水平正和国际标准日益接近,孩子上国际学校,对将来发展会更有帮助。最终在潘石屹的坚持下,大儿子被送进了国际学校,进行封闭式学习。
可是没多久,潘石屹就后悔了,因为孩子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中文却奇差无比,父子之间连正常的交流都存在困难,感情也随之生疏起来。更可怕的是,国际学校沿袭国外的教育模式,不让学生死记硬背,孩子连乘法口诀都不会。于是,潘石屹趴在桌上亲自给儿子写了一张乘法口诀表。没想到,儿子不屑一顾,两分钟就从网上下载了口诀表。潘石屹白辛苦了一场,也越发地为儿子的未来担忧。
为了弥补儿子对中国文化了解的不足,潘石屹干脆买来《三字经》和《千字文》,强行让儿子阅读、背诵。孩子太小,许多字不认识,拿着书本来问潘石屹。潘石屹傻眼了,因为他也不认识。这让潘石屹忽然发觉,自己对孩子的家教方式是不是有些矫枉过正了?可最佳的平衡点又在哪里呢?
就在苦苦思索之际,潘石屹意外发现,擅长英文的儿子居然迷上了中国文学。他用英文应对学业,用中文练习写作,拿了全校中英文双语考试唯一的一个双料冠军。潘石屹顿悟:对于早期教育,父母不应拔苗助长,孩子才是主角,他们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做主好了,只要在父母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就行,有时候静静地等待,反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育儿路上,潘石屹犯过很多类似的错误,所以有时候他会跟手下的年轻人开玩笑:“如果你们还没有做好准备,我劝你们先不要急于生养孩子。要知道,生养孩子比带领团队还要困难,我创业的时候从来没有这么艰难过!”
用特殊奖励法纠偏
在事业的路上,潘石屹并非一路坦途,他吃过苦,受过骗。但无论境遇好坏,在事情过去之后,他都会送自己一份小礼物作为安慰或者鼓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潘石屹一直想尝试着把这种自我约定、自我赞赏的模式教给孩子们。因为他在孩子3岁大的时候,发现小家伙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志。有时候不听父母的话,你越是批评他,他就越是要反抗,或者干脆向父母索要礼物,不给就哭闹对抗。孩子的很多坏习惯屡教不改,成了一道摆在他面前的家教难题。
怎么办?地产大王潘石屹也有犯愁的时候。
有一天,潘石屹意外发现,4岁的大儿子趁自己不注意,溜进了书房。他趴在书桌上用颜料笔涂抹一幅即将在深圳开工的小区草图,太阳是大红的,地面是青绿的,房子是灰色的……在孩子的笔下,一张冰冷的建筑草图逐渐变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图画。
张欣发现儿子居然敢在爸爸的图纸上乱涂乱画,一把抱起儿子,紧张地为儿子辩护道:“孩子还小,不懂事,你别责怪孩子,就麻烦设计部再重新制作一张图纸吧。”
潘石屹不仅没有责怪孩子,反而有些激动地说:“嘿,我终于找到送给儿子的最佳礼物了!”他马上找出一张白纸,先在上面画了一张床,床上睡着一个孩子,然后在纸的上方,围绕着床,画上七个大大的蓝色圆圈。张欣不解地问:“你这是干什么啊?”潘石屹神秘地笑笑:“等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潘石屹将画摊在儿子面前,儿子很喜欢,抓起颜色笔就要涂抹,可是被潘石屹拦住了。潘石屹说:“画面上的这张床就是你房间里的那张,床上面的七个大圆圈代表一周七天,如果你从今晚开始能单独在自己房间里睡觉,那么明天你就可以在一个圆圈里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原来,4岁的儿子一直和父母睡一张床,这对无论是亲密无间的夫妻还是逐渐长大的孩子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但好话说尽,小家伙就是不肯睡在自己房间的小床上。潘石屹画了这张图后,儿子当晚居然听话地睡到了自己的房间里。当然,第二天一大早,他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图画的第一个圆圈内涂上艳丽的红色。
后来,潘石屹又画过许多有针对性的图画给儿子,让他在上面涂抹颜色。譬如,画一个圆筒冰淇淋和一些勺子。每当儿子顺利完成父母要求做的事情后,就可以把其中的一把勺子涂成他想要的颜色。当所有的勺子都变成彩色之后,潘石屹给予的奖励就是:一个美味的冰淇淋。
有时候,潘石屹也会在纸上画一些空笼子。当孩子乖乖听话时,就可以在笼子里贴上一种动物的贴纸。当笼子里住满了小客人后,就奖赏孩子去真正的动物园里开开眼界。
你千万不要以为潘石屹这是在训练儿子的绘画能力或者色彩感觉,他是用这种方式悄然改变儿子的某些坏习惯。这些简单的图画游戏,能使孩子欢呼雀跃,他会把游戏当成一件大事去认真完成的。 潘石屹在创业过程中,获得过很多荣誉,可他从来不把奖杯、奖状看得有多重要,总是胡乱地把它们扔在家里的某个角落。而当儿子完成一幅“大作”后,他却要工工整整地把儿子的作品贴在儿子房间的墙壁上。潘石屹解释道:“奖励的确是使孩子听话的好办法,所以我要认真对待孩子的作品,把它们贴在孩子看得见的地方。这会提醒他、鼓励他!”
后来,张欣在家教书籍里看到这样一段话:“三四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视觉形象意识,他们有很棒的灵感,能用纸笔创造出他们心目中美丽的东西。漂亮的不干胶贴纸,一些基本的画图工作都可以满足孩子们独立自主的欲望,让他们觉得自己很厉害、很能干。有针对性的绘图可以使小捣蛋乖乖地待在自己的房间中不乱跑,听父母的话每天按时睡觉。它还适用于其他各种情形,当你想要孩子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时,都可以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约束孩子的行为……”
张欣从前就是因为佩服潘石屹的才能才嫁给他的,这之后,她更加庆幸自己的选择,因为她确信潘石屹是一个负责的、智慧的父亲。
让孩子自己寻找玩伴
“你快乐吗?”“你感到孤独吗?”“你是不是觉得朋友很少?”……没有人能够想象,这样的问话经常出现在潘石屹和他太太之间。原来成功人士也有孤独的一面。不过,潘石屹通常会这样回答太太:“我的快乐是自己的,我的孤独也是自己的,我自己寻找自己的朋友。”“那么,孩子的呢?”忽然有一天,潘石屹的太太这样问他。
现在的孩子大多不会与人交往,导致的后果不仅是童年的孤单,还有品行上的霸道、自私和缺乏安全感等。这个道理我们都知道,但我们探讨过原因所在吗?难道这是孩子自己形成的吗?“每个孩子生下来的时候,都是人类完美的杰作。他们纯真、可爱,但很容易被改变,而改变他们的就是一父母。”潘石屹发现,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家长就扮演了孩子玩伴的角色,很多时候甚至不是孩子在玩,而是家长在指导孩子、陪同孩子玩。这样,孩子的主动意识就差了。同时,家长也过于担心孩子的安全,不断地向孩子灌输外面危险、坏人多、不要轻信陌生人等思想,一旦孩子想到外面和伙伴玩耍,家长首先要考察孩子的伙伴是否听话、是否爱欺负人,即便心里认可了这个伙伴,也会寸步不离地守在自家孩子的身边。
【潘石屹好父亲与身份地位无关纪实故事】相关文章:
1.写父亲好故事
2.父亲的身份剧本
3.老鸟纪实故事
4.绝唱的纪实故事
5.路的纪实故事
6.活着纪实故事
7.落水纪实故事
8.找你纪实故事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hui/17472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