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位于陕西境内,每年都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去参观。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秦兵马俑的故事和传说,大家可以参考以下是内容哦!
秦兵马俑的故事【1】
秦始皇陵东侧约三里处出土的兵马俑,如同真人真马一样大小,威武雄壮,栩栩如生。这些数以千计的陶人陶马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
据说秦始皇二十二岁统一中国后,就下令大规模地为他修建陵墓。因骊山风光秀丽,加上山阳产玉,山阴多金,金玉双全,正符合他的迷信思想,所以他把墓地选在骊山北麓。他不仅从全国调来七十多万“刑徒”,还从山东、河南等地征来大量民夫。修建期间,秦始皇还下诏令李期提前征集数千对童男童女准备为他殉葬。李斯见了诏书,吓得目瞪口呆。他想,征集这么多人殉葬,必定会遭到百姓强烈反对。百姓一旦起来造反,秦朝江山难保。但如不照办,得罪了春始皇,自己必死无疑。想来想去,只好上书说:“臣李斯,冒死直言,君征如此众多童男童女殉葬,必使天下骚乱,不如改用陶殉,以保大秦江山平安。”秦始皇觉得也有道理,就改变原意,立即下旨令李斯征集全国能工巧匠,烧制规模宏大的出巡仪仗队,而且要求烧制出的陶人陶马要和真人真马一样大小。
几天后,李斯从民夫中挑选出数百名烧制砖瓦的工匠,向他们宣读了圣旨,命令他们按期烧好陶人、陶马。如若不然,定杀不赦。
但是这些工匠只会烧砖瓦,谁也没有烧制过陶人陶马,他们试烧多次都没有成功。一百多名工匠因此被砍了头。在被杀的工匠中,有个老工匠想出一个办法,在临死之前告诉了他的儿子,要他单窑分段烧制。儿子含泪埋了父亲后,便按照父亲生前的嘱咐,单窑单俑分段烧制,烧成以后再组合。采用这个办法后,陶人陶马终于烧制成功了。
试验成功后,工匠们齐心协力,夜又继日,把几千件陶人、陶马终于按期丛部烧制出来了,并按照李斯的要求,把这些陶俑排列成整齐的队形。
秦始皇驾崩以后,秦二世胡亥继承了帝位。他怕工匠们泄露墓中秘密,便暗地把秦始皇灵枢运入墓中,然后下令叫所有参加修建陵墓的人,一齐到墓中看戏,并领取赏金。可怜那些为修建秦始皇陵墓流血流汗的工匠、民夫和刑徒,全上了秦二世的当。他们刚刚走进陵墓,便活活地被封闭在墓中,成了殉葬品。传说只有一个小伙子逃出来,他就是第一个把陶俑烧制出来的人。因为秦始皇陵墓里的水道是他修砌的,所以当他见情况不妙时,便钻进了水道,直到天黑时才逃出来。后来他流浪中关,依靠烧制瓦盆、瓦罐和瓦瓮(关中放面的器具)为生。直到如今,这些陶制品在关中农村还很受欢迎哩。
秦兵马俑的故事和传说【2】
兵马俑也称秦始皇兵马俑、秦俑等。
秦始皇兵马俑于1974年在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现已发现三处俑坑。
秦始皇兵马俑于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徐州是汉代文化发源地,也是汉代文化重要的宝库,素有"两汉文化"看徐州的美誉。在这个宝库中,被誉为"楚兵神韵、汉代奇观"的徐州汉代兵马俑,以它气势宏大、英姿飒爽的楚兵马俑,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令世人为之赞叹不已。
汉兵马俑出土是考古的重大发现。徐州市砖瓦厂在狮子山取土时,铲出了一些"小泥人",考古工作者们惊喜地发现,这些"小泥人"竟是西汉彩绘陶质兵马俑。马俑身长70厘米,高60厘米,小巧精致,分为王俑、盔甲俑、发辫俑、立俑、跪俑、兵俑、官俑7种,兵马俑皆为陶土烧制而成,原为彩绘,是大型彩陶仪仗俑群。形象神武雄壮、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体现了时代风格。
俑,是我国古代墓葬仿生人的形象而制作的一种陪葬品,始于东周,到战国时比较普遍,秦、汉两代尤为盛行。汉代大力推行孝道:"厚葬为德、薄葬为鄙"。统治者崇信天道、迷信阴阳灾异之说,统治阶级大小人物都把生前享用的东西,带到死后的"世界"中继续享用。他们用玉器、铜器和陶器作为殉葬。徐州汉兵马俑是楚王汉墓的陪葬品的附属部分。汉兵马俑的位置,布局严谨,符合古代兵书的布阵原则,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威武壮观的军阵构图。
徐州汉兵马俑,不仅以它宏大的气势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且在形象的刻画上表现了比较高的写实技巧。俑中的将军、武士,不论在容貌还是服饰上都各有不同。从这些人物的外形上,已经能够表现出不同的容貌和性格。而多种多样的容貌和性格,又都是统一在全军威武雄壮、严阵以待的气势和情景之中。其矫健的肢体、警觉的神态,则显示了我国古代雕塑家高超的雕塑艺术。
徐州汉兵马俑造型生动,阵容雄伟,其气势与秦兵马俑形成东西遥相呼应之势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hui/17331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