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盛世的产物,它萌芽于西周,定型于西汉,盛行于唐宋,传承至今,一直是举国上下共享、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讲春节的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讲春节的故事篇一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后来就形成了春节贴门神的传统习惯。
讲春节的故事篇二
在陕西关中一带民间,流传着有关春节的传说故事。传说,玉皇大帝为了治理人间,就派天宫的弥勒佛下凡。这事被如来佛知道了,心想,我算佛主哩,为啥不让我去呢?于是,就找玉皇大帝论理,玉帝听了,无言可对,只好说:“商量商量再说吧。”借商量的空子,玉帝便想了个解围的方儿。
他请来弥勒佛和如来佛,将两盆花放在二佛面前,说:“这两盆花你二位各务一盆,谁的花先开,谁就下凡去管理人间。”如来佛心眼多,点子稠,知道玉帝一定偏向弥勒佛,因为他猜到玉帝怕出口之言难收,才以务花为借口来行此事。面前这两盆花,恐怕玉帝已暗地作了安排,于是也想出个小计来。他借弥勒佛合目谢恩的机会,悄悄地把两盆花换了个位置。第二天,如来佛的花就开了,因此弥勒佛只管了一天人间,这天就是正月初一。传说弥勒佛心善,这天他让人们吃好穿好睡好,因而正月初一人们就欢欢喜喜,兴高彩烈的过了一天。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弥勒佛,就把这初春之时,二佛交接的时刻称做“春节”。有人说,因为当初如来佛因偷换花盆留下了瞎瞎现象,直到现在,人间还有小偷小摸的事哩。
讲春节的故事篇三
我国的春节民谣中有“二十三,糖瓜粘”,就是指人们在旧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那天,在灶房里祭祀灶神爷。旧社会的家庭,大多都有在灶间设立灶王爷神位的习俗。传说他是玉皇大帝亲封的司命灶王府君,在民间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供奉。
有这样一个传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有兄弟两个。老大善于盘锅台,老二善于书画。老大因为技艺超群被尊为张灶王。且他不仅手艺好,还爱帮邻里调解纠纷,得到乡邻的敬爱。
张灶王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他去世后张家乱了套,几房儿媳都吵着要分家。画师弟很犯愁,后来想出个好办法。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弟在厨房的灶墙上事先画出极其逼真的张灶王和夫人的肖像。深夜,弟突然喊醒全家人,带他们去看二人的肖像。然后谎称自己梦见大哥和大嫂已经在天上做了神仙,玉帝亲封大哥为灶王府君。他知道张家不睦闹分家之事后很气恼,准备去玉帝那里告状,然后在三十夜下界惩罚全家。儿女侄媳听后吓坏了,立刻跪下磕头赔罪,还取来张灶王生前喜欢吃的甜食供在灶台上。
从此以后,张家经常争吵的妯娌们和睦起来,全家太平度日。街坊邻里知道了都当真以为灶王爷显了灵,纷纷来张家求灶王像,回家贴在自家灶房供起来。久而久之,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从周朝起,皇室也将它列入祭典,设定为固定仪式。
讲春节的故事篇四
守岁,就是在除夕夜不睡觉。一些地方的习俗称,这夜谁熬夜熬得最久,来年就会祛病消灾鸿运迎头。民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深山中居住着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它嗜血成性,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趁着夜色闯入村庄吃人,破晓又返回深山中去。百姓们谈“年”色变,把它出没的这一夜视为关口来熬,称作“年关”。后来,摸清“年”出没规律后,他们想出了一套应对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百姓们都提前做好饭,熄灯闭户,躲在家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饭凶吉未卜,所以各家都尽其所能把它置办得美味丰盛。饭前还要祭拜祖先,祈求自家祖辈在天仙灵的庇佑。饭后,谁都不敢睡觉,围坐在一起聊天壮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所谓“守岁”的习俗。
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守岁的习俗。它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讲春节的故事篇五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辞旧迎新,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其于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古时,守岁也叫“照虚耗”,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炉团坐或者看电视,笑语连连。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hui/17284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