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小小的海岛上,盛开着火红的山茶花。在温暖明媚的阳光下,一朵朵花儿开得很饱满。其中还有含荀欲放的花蕾,而山茶花的叶子呈墨绿色,闪闪发亮。湛蓝色的海面,银帆点点,仿佛一动也不动。
在这小海岛的一个山坡上,有一座寺庙。从寺庙的套廊可以看到很美妙的景色:蔚蓝色的天空,湛蓝色的海,悬崖上的松树,房屋的影子,牛和放牛娃……所有的景色都可以画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套廊的油漆油光发亮。一天,这里突然来了一个白色的东西。当然,这不是人,是一个像狗但又不是狗的动物,它有一条粗粗的尾巴。
是什么呢?你已经知道了吧,是一只狐狸。
狐狸住在寺庙后草木繁茂的高山里。狐狸见到人,并不惊慌失措,它能悄悄地躲起来。而人也看惯了它,谁也不追赶它。但是,村里有狗,狗见到狐狸,就要凶猛地、不停地吠叫,因此,狐狸格外小心。它总是悄悄地溜出来。
有一天,它悄悄地跑到套廊上来,在套廊上留下了点点的脚爪印。庙里的和尚见到脚印,说:“这家伙,今天又出来了。”和尚知道,狐狸是趁人不在时,用鼻子在地上嗅着,然后偷偷地把佛坛上的供品吃掉。
现在,白狐狸就是这样地用鼻子嗅着,来到佛坛前的。它见到佛坛上的碗里盛着三个大馒头。它饿极了,馋得厉害,吃了一个,又叼起一个吃进去。当它正要叼起最后的一个时,突然听到脚步声。它回过头,看到大门口进来一个人,狐狸立刻躲到柱子后面。
传来一个老人轻轻的说话声。
狐狸从柱子后边缩着脖子再向大门那边望去。它看到一位从未见过的老婆婆拄着拐杖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狐狸再仔细一看,老婆婆的眼睛紧闭着。
“怎么,怎么,原来是瞎老太婆呀!”
狐狸自言自语地说着,从柱子后面慢腾腾地走到大厅,嘴里叫唤着:“吭,吭。”
“是和尚师父吗?”
“吭,我不是师父呀!”狐狸叫着回答,可是老婆婆的两只耳朵都很聋。
“是吗?对不起。”
老婆婆说着,弯下腰,把拐杖放在第二道门的门框旁。拐杖当的一声,落到地板上。但老婆婆并没有拾起来,她手摸着地板,坐到庙门口,虔诚地行起礼来。狐狸也慌忙坐下来,点头哈腰地行起礼。老婆婆把手伸进口袋,拿出一包东西,原来是布施的钱。
“和尚师父,我请您念经,这是一点儿小意思,请收下吧。”
“吭,喀吭,和尚今天不在。”狐狸答道。但是老婆婆一点儿也听不出来。
“是的,是老头子的忌日。”
“吭,嘻坑,嘻坑。”
“是的,谢谢。”
因为老婆婆答非所问,狐狸感到十分为难,它默不作声了。老婆婆好像注视着狐狸,但她的两只眼睛的确是瞎的。
“这样办吧,”白狐狸想道,“我来给她当和尚吧。这位老婆婆好不容易从什么地方来到这里,又瞎又聋,她误以为我是和尚,要我给她念经,要是和尚马上能回来还好,可是看来他晚上之前是不能回来的。他一出去,总是很晚很晚才回来的……”
狐狸站起来吭吭地叫了几声,咬住老婆婆的衣袖,把她带到佛坛前面。
但是当它走到佛坛前面时,却为难了。它没有念珠,没有法衣,什么也没有,怎么像念经的呢?
“到和尚的卧室去看看吧。”
狐狸跑到和尚的卧室。房门开着,进去一看,屏风上挂着和尚平日穿的法衣和袈裟。和尚今天是带着正式场合穿的紫色的法衣和金丝线织的袈裟下山的。
狐狸从屏风上取下法衣披在身上,又把装装拿在手里,但是到底怎样穿袈裟,狐狸不知道,因此感到为难。不过,它想,怎么穿都可以,于是,它也不知是从左边还是从右边,总之,把袈裟吊在胸前,走出了和尚的卧室。
它的外表多么滑稽,但是没有人笑它。因为那里只有老婆婆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等待着。狐狸觉得让老婆婆无谓地等了一段时间而感到内疚。它赶快坐到佛坛前面,眼睛望着前面,可是,它安不下心来,又站起来,绕着座位转了两三圈儿,随即拘谨地坐到位子上。但是它心情仍平静不下来。它总怕有谁瞧它,又看了看周围。在这微暗的寺庙里,只有它和坐在它后面的老婆婆。狐狸又从走廊望着外面:那里一个人也没有,阳光明媚,只有篱笆旁的山茶花下三只公鸡正在沙地上玩耍。这样,狐狸放心了,它拿起钟槌,敲起钟和木鱼。随着钟声和木鱼声,狐狸哼起来:“吭,吭吭,吭,吭”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hui/11379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