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洞庭湖的古诗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洞庭湖的古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望洞庭
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古诗简介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望洞庭》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此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翻译/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和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赏析/鉴赏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和青螺相映,明月和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和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和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和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二、游洞庭湖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译文
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无烟,(不由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可怎么能够乘流上天呢?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
注释
①耐可:哪可,怎么能够。
②赊:赊欠。
赏析/鉴赏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月夜泛舟的情形:明月皎皎,湖水悠悠。洞庭秋水澄澈无烟,水月相映,清辉怡人。
诗人和友人(此处,我们不妨把其族叔也当作友人)泛舟湖上,和清风朗月为伴,不由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但乘流上天终不可得,诗人也只好收起这份不羁的想象,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
首句写景,同时点出秋游洞庭事。“南湖秋水夜无烟”,初读平淡无奇,似是全不费力,脱口而出,实则极具表现力:月夜泛舟,洞庭湖水全不似白日烟波浩渺,水汽蒸腾之气象。波澜不惊,澄澈如画。无烟水愈清,水清月更明。溶溶月色溶于水,悠悠湖光悠月明。这种景象,这种意味,非置身其中不可得,非写意简笔不可得。诗人虽然没有精工细绘,但读者心中自会涌现出一幅水天一色的美好图景。
【描写洞庭湖的古诗】相关文章:
3.描写洞庭湖的语句
4.描写洞庭湖的句子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41616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