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
春暮西园
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
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
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思路点拨】
这道试题角度任选,开放度大,可以说是湖南卷的最大亮点。这些角度大致有四个:语言、形象、技巧、内容主旨。在每一个角度中又按不同标准,可分若干小角度。
语言:
(1)分析总体风格;
(2)品味锤炼字句,分析满过知等炼字的精当。
形象:可联系诗中意象、意境进行分析。
技巧:可从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角度,联系写景状物进行分析;也可从渲染、衬托等修辞角度进行赏析;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内容: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
当然,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在具体操作时,一般要根据题干指向,根据诗歌特点,选择一个小角度切入,进行赏析,切不可胶柱鼓瑟。
表述思路:观点+相关诗句分析印证。答题结构一般是总分式或总分总式。
【答案示例】
(1)从语言角度赏析
①这首绝句语言清新自然,明白如话:暮春时节,菜畦里蝶舞蜂狂,也别有一番盎然情趣,令人欣悦,不落俗套;四句诗句式平常,通俗易懂。
②字句锤炼很见功夫:首句中的绿和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第三句中的花落尽的尽字,虚景实写,画出了暮春时节残红遍地的景象。
(2)从写作技巧角度赏析
①暗扣诗题,熨帖自然:第二句说潇潇春雨带走了春色,暗扣题中暮春;第三句写残红零落,句中花落尽也暗扣题中暮春;第四句菜畦暗扣题中西园。诗句反复扣题,使主体与诗题顾盼有情,浑然一体,耐人寻味。
②小诗写景状物有虚有实,首句描绘春天美景绿水盈盈、芳草萋萋,是实;次句写春雨过后的情景,春色是实,春雨是虚;第三句中的知字表明花落尽是推测,是虚;第四句描写今日蝶舞蜂狂的景象,是实。虚实相间,既能丰富画面内涵,又能激发读者的想象。
③这首绝句动静皆备:首句描写春波粼粼、春草芬芳的雨后景象,是静景;次句写雨里过的春色,是动景;第三句写花落无声,是静;第四句写蝶舞蜂狂,是动。全诗动静结合,情趣盎然。
(3)从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进行评价
①这首七言绝句描写的是暮春景象:风雨阴晴、夏来春逝、此处花落、彼处蝶飞,玩味诗中意境,可从中体悟出朴素的生命哲理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②这首诗立意新奇。全诗描写的虽是晚春时景,但诗人并没有停留在对花的落尽、春的逝去的惋叹上,而是从平淡无奇的菜畦里生发出新的诗意,让暮春在蝶舞蜂狂的瞬间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这份清新令人欣悦,这份敏捷令人叹服。
(4)从意象、意境角度赏析
①首句中绿池芳草晴波组成了一幅暮春美景图:池塘里粼粼春波,倒映着一碧如洗的天空,池塘周围芳草嫩绿;次句是说潇潇春雨洗净了天空,也带走了春色,提醒人们,现在是暮春了。(赏析第一、二句中意象、意境)
②第三、四句中的残红、阵蝶,一句一景,第三句写的'是落尽的残红,是虚景实写;第四句写的是蝶舞蜂狂的景象,隐含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之意。
【小试牛刀】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
上太行①
于谦
西风落日草斑斑,
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
马蹄又上太行山。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与家乡钱塘遥隔千里。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答案示例:
一、从品味字句角度赏析:这首诗用字看似信手拈来,却耐人寻味,如末句中又字,写出诗人虽两鬓霜华,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为国事奔忙,一洗断肠的哀怨,为全诗增添了一种爽朗豪健的情调,同时作者崇高的品格形象跃然纸上。
二、从技巧角度赏析:这首诗先抑后扬,一、二句描写的景象萧索凄清,是抑;三句写诗人鬓发花白,远旅他乡,惆怅思归,仍然是抑;末句闻马蹄之声,诗人陡然振起,断肠哀怨全无,爽朗豪健之情溢于言表,是扬。
三、从意象角度赏析:诗中的西风、落日、斑草、薄云、秋空、归鸟等形象汇成一幅太行秋景图,特别是其中的归鸟飞动点活了静态的画面,它的渺小衬托出秋空的寥廓,它的独还故巢寄寓了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
四、从比较阅读角度赏析:诗的前三句的意境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后三句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颇为相似,但就整体而言,却又有所区别:于诗结句闻马蹄之声,如见骑马之人,两鬓霜华,仍巡视太行,忧国忘家溢于言表,而马曲则隐含一种消极遁世味道。
五、从起、承、转、合角度赏析:这首诗承转自然,别具一格:首句平视,写太行秋景的衰草、落日;二句紧承,仍写太行秋景:暮云、秋空、飞鸟,角度是仰视;三句是转,由景及人,转中有承,两鬓霜华写诗人自身形象,这形象暗承上句飞鸟;末句是结,明扣诗题。此诗也可从常见的情与景关系角度进行赏析,诗中景与情看似分写,其实一体连贯,耐人寻味。
【浅谈如何切入解读古诗词鉴赏题】相关文章:
2.古诗词鉴赏题方法
3.古诗词鉴赏题讲解
4.古诗词鉴赏题答题
8.如何鉴赏古诗词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18797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