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写景而写心,表现见出诗人对污浊官场的鄙夷和厌恶。下面是课文的教学实录,一起来看一下吧。
师:同学们,大家想不想听?诗大家想不想读诗?想不想写诗?想不想当诗人?
生:想……
师,好,既然大家激这么高涨,那老师今天就给大家提供一个大大的舞台,让大家尽情地去听,读,然后过把写诗的瘾!在次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首诗,题目是《归园田居》,同学们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
生;陶渊明。
师:对,大家都知道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的一位诗人,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同学们想一想关于陶渊明的诗,除了这首《归园田居》外,你还知道那几首诗?
生:《归园田居》(其三)、《吟酒》等。
师:很好,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这首非常有名的诗《归园田居》(其一),同学们从题目里能看出什么眉目吗?
生:陶渊明回到了农村,过起了田园生活。
师:那作者之前干什么去了呢?
生:当官。
师:那他又为什么回来呢?归来后他的生活又怎样呢?他的心情又如何呢?
生:(默然后一阵私语)
师:同学们,这或许就是我们今天要追寻的问题,那么要知道此事的原由,我们还得从原诗说起,我们今天分四个环节:仔细地听,投入地读,认真地品,好好地说(多媒体显示)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仔细地听,我们先请两位同学来读,其它同学来评价。
生1:读(个别字音不准确,语速过快,没有把握住节奏。)
生2:读(对作者的感情把握较好,普通话标准。)
生1:评:第一位同学声音洪亮,但对诗预习不够扎实,对个别字读的不到位。第二位同学有较强的朗读基础,而且感情充沛。
生2:评:第一位同学的语气我认为不符合本诗的感情基调,第二位同学的诗的整体内容掌握的较好。)
师:看来这两位同学各有千秋啊,而且点评的这两位同学也是头头是道,下来我们就来听,第一遍听老师读,看和这两位同学读的有和不同?请同学们整体感受诗的意境,特别是诗的读音、节奏、语气、强弱、快慢等。
(师读第一遍。)
(生一边听一边用笔在书上划分节奏,而且低声跟读。)
师;下面我们听第二遍,这次是录音,看又和老师及前两位同学读的有什么异同?这次听要求同学们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及诗中那浓浓的田园气息。
生:听录音,继续跟读。
师:好了,听完后我们进入我们今天的地二个环节:投入地读。第一遍我们一起读,而且要富有感情的读,读出诗的情感,读出诗的原味。
(生放声大声地朗读。有部分学生闭起双眼,摇头晃脑地读。)
师;第二遍我们带有欣赏性地去读,要读出诗里所渗透的情景,读出诗人的心理,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个性。
(生自由去读。神情多样,煞有介事。)
师:看来这一次是同学读的最有感觉的一次,但老师觉的最后一句要读的更深情一点,这样才能体现诗的深意,才能把作者那种回到田园后的悠闲、自得感受的更真切。
(我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范读了一遍。)
生:又自己感觉似的读了最后一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师:下面我们进入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三个环节:认真地品。品什么呢?用一个专业术语叫“妙点揣摩”。你最喜欢这首诗的那一句或几句,能说说理由吗?你觉着哪个字或词用的最妙,妙在那里?你认为这首诗作者在创作思路上有和特色,请举例说明。你能谈谈这首诗的言外之意吗?除了这首诗,你还知道陶渊明的那些诗,和这首诗相比较,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多媒体显示。)
生:我觉的这首诗的个别词语用的很好。如:“误”字,把作者不得已混进官场后的后悔很形象的写了出来。
生:对,这个字还应有几分感慨,似乎有一言难尽,又有几多眷恋的意思。
生:如果说是作者“误”落官场,我认为“尘网”更能体现作者的意悔。
师:那你能不能具体跟我们谈谈你的的见解?
生:好的,这里作者把“官场”用了一个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为“尘网”更形象地说明了官场生活的污浊,庸俗。
师:很好,那老师如果把“尘网”改为“官场”,你认为怎么样?
生:不好,‘官场“体现不出那种宦官生活的庸俗,而且也使诗失去了谋种含蓄性。
生:其实我觉的还有一个词就是“樊笼”,也是来比喻“官场”的把官场那种使人失去自由的约束很形象的表达出来。
师:那同学们再看看,除了以上比喻之外,本诗中再有没有比喻啊?
生:有。
生:如“恋旧林”和“思故渊”我觉的就很形象地告诉我们作者是如何渴望回到田园生活的心情。作者那种被束缚而失去自由的痛苦就不难理解了
(全班同学鼓掌。)
师;看来同学们看书很仔细,而且善于品诗,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师这些词语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态啊。
生:老师;我认为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烦。
生;我觉的是诗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
生:老师:我认为把他们的意见合起来就是答案。
(全班同学大笑。)
师:对,就是这位同学说的,通过我们学习就能体会出诗人对官场的厌烦,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
师:对了,同学们,诗人如此热爱田园生活,那在这首诗里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图景呢?你能从那些词语或句子看的出呢?
生:我认为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清新宜人的田园风光,如诗句“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嗳爱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等
生;我认为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非常有趣,很和谐,而且有动有静的的田园风光。如诗句“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等句。
师:很好,,那你能不能具体说一下?
生:好的。如“狗吠”“鸡鸣”都是动的,而“深巷”“桑树”“方宅”“草屋”等都是静的,这就是动静结合。
师:非常好,你有很强的思考能力,其实除了动静结合外,还有远近结合,如远的是“村庄”“犬吠”,近的是“方宅”“田园”。因此老师再在这两位同学总结的基础上添两个词语:“淳朴自然、平静安详。”。通过同学们这么认真的分析,我们可以对这首诗归纳三点:一是语言清新,二是意境独特,三是意象丰富,而陶渊明我们用一个字总结就是“真”。下面我们在来学习他的另首诗,《吟酒》看看这首诗和我们今天学的《归园田居》(其一)有什么不同,你喜欢那一首,为什么?
生:读《吟酒》(多媒体显示原诗)
生:我最喜欢《吟酒》,特别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觉的他给我们刻画了一个非常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
生;是的,我也是,这两句诗把诗人回到田园的那种隐居生活很好的予以表达,我特喜欢,我奶奶也喜欢。
(全班同学大笑。)
师:不仅你们喜欢,老师也非常喜欢,现在老师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看”或“望”字,你看效果好不好?
生;不好。“看”或“望”没有“见”形象,也体现不出诗人的悠闲。
生:对,“见”是在“采菊”时不注意看到的,而“望”或“看”则是有意行为,不符合作者的当时的情形。
(全班同学鼓掌。)
师:是的,老师改的字很显然没有原诗中的好,同学们很聪明。其实在诗里用哪个字好,不在于字是什么字,关键是那个字更能符合作者当时的心态,更能符合原诗的意境。通过这两首诗,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在远离官场后,回到田园生活的那种自得与悠闲,其实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好的是篇,更重要的是留给我们深深的人生思考。
师:同学们,今天的作业是一道说话题,其实是一道仿写题,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交给你们的老师,好吗?
生;好!
多媒体显示作业题:
生活是一杯淡淡的清茶,需要我们细细地去品尝。生活是;生活是;生活是。
最后在学生的背诵声中下课铃响了。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guiyuantianju/2547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