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学中一部的名著,作品的主要成就是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完美的艺术典型。作者在刻画这一人物形象时严格地遵循生活的真实,并不把保尔的坚强意志和刚强的性格看成是天生的,而认为是在英勇的战斗和艰苦的劳动中,在刻苦的学习和严格的律己中锻炼出来的。下文是小编收集其中的阅读练习题以及参考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一、填空题
1.在朱赫来的启发和教育下,保尔懂得了许多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道理。朱赫来是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领导人。
保尔在发电厂工作时结识了红军撤退时留下的老水手朱赫来,正是在这位老水手的教育下,他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2.保尔救出了朱赫来后,被贵族的儿子维克托出卖,被白匪关押起来。
3.红军攻下了小城谢佩托夫卡,保尔的好朋友谢廖沙参军了。当了团区委书记。
4.保尔最爱读英国小说《牛虻》,敬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
5.“这些人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是朱赫来到修铁路的工地视察视察时说的。
6.“难道你不能在政府里搞一个比挖土强一点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当上了委员或委 员一类的首长呢”这是冬妮娅对保尔说的。
7.“可现在呢,你浑身都是樟脑味儿”是保尔对冬妮娅说的。
8、保尔在河边钓鱼时遇到的女孩是谁?冬尼娅。
9.在铁路就要修完时,无情的伤寒和大叶性肺炎最终夺去了保尔的战斗力。
1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本名副其实的生活教科书,保尔是鼓舞人们战胜困难、不断革命的“良师益友”,他的崇高形象和革命品质对广大读者有极深的教育意义。
11.保尔的一生中有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他的初恋情人冬妮娅,在铁路总工厂任共青团书记时认识的丽达,以及他的妻子达雅。
12.保尔因在神父家补课时,把一撮烟末撒在神父家的做复活节糕用的面团上而被校长开除。
13.保尔最后的著作是《暴风雨所诞生的》。
14.保尔在黑海疗养所企图自杀未遂,又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标,他要靠文学创作回到队伍 中去,他把写的小说寄往柯托夫斯基师征求意见,但书稿在途中丢失,他不气馁,重新开始创作,小说最终获得了成功。
1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保尔的成长经历,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广阔的社会画面,被誉为“生活教科书”。
16.人们提出“在新时代,要做保尔还是比尔”的新命题。与比尔·盖茨相提并论的保 尔,就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他受朱赫来等人影响很大,经过艰苦的锻炼,成为共产主义战士。
17.保尔以自己的毕生精力,实践了自己的生活原则: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 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保尔战斗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革命乐观主义的深刻概括。
1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个英雄战士谱写的一曲 英雄主义 的赞歌。
19、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回答英国记者时说: “钢铁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成为坚硬的,什么都不惧怕。……”
2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高尔基的“自传性三部曲”一样,都是 自传性 的小说。
2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作者是前苏联(国家)奥斯特洛夫斯基。
22、本文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请你写出一则有关他的故事:参加苏维埃红军等等(举出一例即可)。
23、你能说出保尔的两个好朋友的名字吗?谢廖沙、冬尼娅(任意说出两个即可)。
24、谢廖沙是保尔年少时的朋友,在战场上英勇牺牲。
25、 修筑 波耶卡 窄轨铁路,使保尔经受了一场严寒、饥饿和艰苦劳动的考验。
26、谁帮保尔完成了小说?谢廖沙。
27、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水浒传》,我们能感受到梁山好汉们除暴安良的决心;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28.被弹片击中后,保尔昏迷了半个月才苏醒,为此,他的右眼失明了。
2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是因为残疾,准备在海德公园自杀?
30.保尔受过3次伤。
3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共分两部分,每部分各九章。
32. 保尔是俄国乌克兰州的,保尔与铁匠阿尔焦母是兄弟关系,瓦莉亚与谢廖沙是姐弟关系.把保尔从一个无知少年引上革命道路的最主要的人物是朱赫来,维克托出卖了保尔,让保尔蹲监狱差点被枪毙。修筑窄轨铁路,使保尔经受了一场严寒、饥饿和艰苦劳动的考验。谢廖沙是保尔年少时的朋友,在战场上英勇牺牲。
33.保尔的妻子是达雅,工作是妇女工作干部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gangtieshizenyanglianchengde/2883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