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对联的特点,欢迎大家阅读。
对联的特点
对联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其特点如下:
一、名称的特殊称谓
对联的上句(长联不止一句)叫上联,又叫出句;下句叫下联,又叫对句。
二、词性相对
对联要求上下联对称工整,字与字、词与词、句与句要求一一对仗。
对仗分宽对和工对,前者要求宽松,只要内容相联即可;后者要求严格,既要内容上相承,又要词性一一对应,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中、长联则要求词组对词组,句子对句子,词组与句子结构要求相同或相似。
例1:破千年旧俗
做一代新人
该联依次为动词、数量词、形容词、名词,对仗工整,属工对。
例2:绿柳吐絮
白杨飞花
该联绿与白属颜色类,柳与杨属植物类,吐与飞均为及物动词,絮与花属植物类,也属于工对。
例3: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此联词组之间上下对仗似乎较为勉强,但从整体上看,它仍是一副好对联,所以从古至今,流传很广,它属于宽对。
三、平仄协调
汉字有四声,古时分平、上、去、入。平声简称平;上、去、入三声合称仄,即含有不平之意,特点是有升有降,读音短促。
现在的普通话语音分阴平、阳平、上声与去声。语音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中丢失了入声,上声与去声沿用下来,合称为仄;平声包括阴平与阳平,特点是声调不升不降,不高不低,轻而长,因此在创作对联时,必须遵循“平仄交替”与“平仄对立”的原则,再加上多变的节奏,可使对联有一种音乐美。
所谓“平仄交替”即在同一联句中,平仄相间,有一定规律。
所谓“平仄对立”即上下联相对的字平仄不同。
例4:明月松间照(仄仄平平仄)
清泉石上流(平平仄仄平)
以上是仄起式。例5:星垂平野阔(平平平仄仄)
月涌大江流(仄仄仄平平)
以上是平起式,当然还可以是这样的:
例6:草堂留后世(仄平平仄仄)
诗圣著千秋(平仄仄平平)
总之,对联中的上联字平仄可以有不同的相间法,而且最后一字均为仄声;下联和它相对的字要平仄不同,而且最后一字均为平声。因为平声字悠长,而且响亮悦耳,作结尾较好。有时把对联的上下联左右次序弄颠倒了,人们读起来感到别扭就是这个原因。
对联的平仄要求也不是死板的,只要词意新颖、贴切,也可变通。古人有句口诀,叫做“平对仄,仄对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一三五不论”即句中逢单的字,平仄要求可以宽些;“二四六分明”即句中逢双的字,平仄不能含糊,因为一般以两字为一个音节,音节重点落在逢双的字上,这样读起来才能给人一种节奏美及韵律美。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duilian/4710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