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一片花飞减却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前言】
《曲江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写于乾元元年(758年)暮春。杜甫时任“左拾遗”,此时安史之乱还在继续。曲江又名曲江池,位于长安城南朱雀桥之东,是唐代长安城最大的名胜风景区。曲江的盛衰与大唐同在。诗人在诗中把曲江与大唐融为一体,以曲江的盛衰比大唐的盛衰,将全部的哀思寄予曲江这一实物,从一个侧面更形象的写出了世事的变迁。
【注释】
1.曲江:河名,在陕西西安市东南郊,唐朝时候是游赏的好地方
2.减却春:减掉春色
3.万点:形容落花之多
4.且:暂且。经眼:从眼前经过
5.伤:伤感,忧伤。江上小堂巢翡翠 巢翡翠:翡翠鸟筑巢
6.苑边高冢卧麒麟苑:指曲江胜境之一芙蓉花。冢:坟墓
7.推:推究
8.物理:事物的道理
9.浮:虚名
【翻译】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已经日趋衰落,这是无人能够挽回的。作为左拾遗的谏官,杜甫几乎天天给皇帝上奏疏提忠告,不久就受到了冷落。正是在这个时候,他写下了《曲江二首》,两个月后,在乾元元年的五六月间,他就和房琯、严武等人被贬出长安。
【鉴赏】
作者由落花写起,表达了作者的伤春之情。他说,一片花飞就意味着春天已经消逝了一点,但现在是“风飘万点”,这如何不让人愁绪万端啊。眼睁睁地看着花儿将从枝头落尽,心中的忧伤可想而知。因而,即便自己知道喝酒很伤身子,但还是情不自禁地举起酒杯,继续“入唇”。首联和颔联由“飞花”触发作者感怀,作者由满眼的落花想到了春天的流逝,由春天的流逝想到了自己年岁已高(当时杜甫已经四十八岁),他自己在四十岁过年的除夕夜就写过两句诗,说:“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孔子在《论语·子罕》篇也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而现在,杜甫虽然身任左拾遗的重要官职,但是他在朝廷已经明显感受到了自己被排挤的窘境,不久以后的遭遇就证明了这一点。因而,在这样的一个暮春时节,杜甫酒入愁肠,名为伤春,实为伤己。在这样的社会,肃宗不是尧舜,自己也做不了“稷与契”,理想依然挂在天边,而自己已经年迈了,无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了。
由春景转眼四周的景象,老百姓的“小堂”现在也是翡翠鸟在筑巢了,高高的墓冢两边的麒麟也倒塌在地上,看来也是多年没有上坟修墓了。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逃离四散了。长安的繁华不再了。这样的时节,杜甫多么想有一番作为啊,但是自己的处境显然无法为改变这样的现实出力了。这对杜甫来说,那是多么痛心的事情啊。
暮春之景、荒凉之地、不受重用之处境与杜甫的理想抱负构成了一对无法解决的矛盾,因而,在此情景之下,杜甫说:“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这里的“物理”指的是“事理”,也就是事情发展变化的规律、待人处世所应具有的准则。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按理来说,这样的世道,既已无法改变现实,那就应该及时行乐,何必去在意那点流芳百世的浮名呢?即便拼尽全力,真能改变天下局势而流芳百世吗?不能。作为杜甫,会作何选择。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dufu/9531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