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杜甫诗歌的“风骨”美

杜甫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杜甫诗歌的风骨是怎样的呢?有什么具体体现呢?

杜甫诗歌的“风骨”美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我国历史上对百姓最关注的诗人之一,他崇尚“凌云健笔意纵横”,是当之无愧的“风骨”继承者和发展者。杜甫论诗赞扬“骨气”、“骨力”,内容上要求抒写现实,关注百姓疾苦,批判统治者的昏庸,旗帜鲜明地继承了《诗经》和汉魏以来诗歌的慷慨之气,发扬了刘勰的宗经、崇古思想,反对绮靡的诗风。杜甫的诗,不仅内容极为丰富,而且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杜诗中充溢着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精神。杜甫的诗被公认为“诗史”,无论是诗的内容还是创作思想,无不体现着“风骨”的魅力。

  一、从杜甫诗歌内容看其对“风骨”的继承

  从杜甫诗歌的内容上看,他不仅写宴游诗、山水诗,而且写羁旅诗、咏怀诗,更重要的是,杜甫用他的诗,记叙了安史之乱时很多的重要事件,写了人民在战争中所承受的苦难,用生动饱满有血有肉的形象,展现了战乱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因此,杜诗被称为“诗史”,对史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很多为人所知的历史事件,在杜诗中都有反映。风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文章思想内容要充实,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这也是“骨”的具体体现,而杜甫的诗歌不仅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而且融入了他个人强烈的思想情感。从杜诗中,我们看到了四个字“为民请命”,即儒家“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

  杜诗不仅广泛反映了百姓的痛苦生活,而且大胆地深刻地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要求。在“三吏”“三别”中,反映出各个阶层的人民在残酷的兵役下所遭遇的苦难;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他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中的黑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在这首诗中夹叙夹议,表达了错综的内容和复杂的情感。在《丽人行》中,他先描绘丽人体貌、服饰,然后由“就中云幕椒房亲”转到描写杨氏姊妹的穷奢极欲上,与她们的外表形成鲜明对比。在《春望》中,他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深忧巨痛,是伤春感时,更是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切忧虑。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宏愿,并宁愿以“冻死”来换得广大饥寒士人的温暖,这种崇高的精神确实难能可贵。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出杜甫的诗歌是极具内容的,并且内容丰富,刘勰在论风骨时提到:“捶子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文心雕龙・风骨篇》)可以看出刘勰反对内容贫乏、空洞且辞句堆砌冗长的作品。而杜甫在创作中正是避免了这样的缺陷,从而具有“风骨”之美。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dufu/25777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