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叫李毓秀的秀才,从《论语》、《礼记》等经典摘取而汇编而成《训蒙文》。后来经贾存仁修订改编,改名为《弟子规》,下面就是小编收集的《弟子规》中的健康人格知识信息,我们一起阅读学习吧。
初闻《弟子规》
当前,国家主席号召全国人民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为此,更要大力提倡文化复兴,从小学习传统文化。而我父母是农民,没有文化,因此到现在我才开始学习《弟子规》。 “弟子” 我理解为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习,哪怕是一个乞丐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规” 会意。字从夫从见。: “夫” 本指 “外子” , “丈夫” ,转义指圆规外侧的 “足” ,即落在圆周上的足,它是相对于 “内足” 而言, “内足” 相当于 “内子” 的 “足” ,是指圆规站立在圆心上的“足”。 “见” 意为“呈现”。 “夫” 与 “见” 联合起来表示 “外足走动即呈现圆周” 。我的理解就是外在社会行为规则、规范、条例,和我们内在本身具有的智慧和觉性。在任何一个地方,一个社会团体,都有相关的规范。这是外在的“足”,大街上有交通规则,一个国家有法律法规,政府有行政法规和条例,企业有相关的企业文化和管理规范条例。我们小孩子所在的学校,有学校的校规校纪,所在的班级也有班规。这里的 “规” 则是我们的行为的规则。看得见的实体都有这么多的规则体系,那么看不见的心理层面的“足”呢? “无规矩不成方圆” ,我想,凡是渴望幸福圆满人生的,这些规矩是保障,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只有把内在的不可动摇的“足”和这些保障联合起来,学习西方文明,更要学习传统文化,把东西方文化整合内化,才能收获圆满幸福人生。
《弟子规》一千零八十字,以浅近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以理性而又浅显生动的论述,使其提倡的道德规范准则具体可行,有较强的操作性,不仅使我们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使行为建立在理性自觉的基础上,对当代我们的人格养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全文的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我们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为我们明确制定了一整套人格标准。首先在家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这五个部分也是由重到轻排列,由基础发展,一步步递增到顶端。
还记得最初学心理学的时候,在一个老师给我们分享:她在很长时间里把生活中遇见的人当成她的父亲……我定定地看着她,当时不是很懂,她又重复了一遍。后来慢慢的明白过来,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个人,莫名其妙就喜欢或讨厌,那一定是有原因的。那个人或许有着我喜欢的人格特质,或许有着我不喜欢的人格特质,这种特质带给我的感觉让我想到了谁呢?难道真的仅仅只是喜欢或讨厌那么简单?这种说不清的感觉如果没有觉察,很有可能牵引着我们花掉人生的很大一段时间去寻找答案,这种牵引力我们普通人更是难以感知的。这种牵引力的方向是不定的,全然是以盲导盲。比如现今社会中人们难以理解的忘年恋,各种娱乐八卦新闻。
《弟子规》中心的第一二部分正是讲与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是我们最根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弟子规》告诉我们:为人子女,孝敬父母应行为上敬重父母,无论父母教责对错,做子女的都要敬听顺承,以示对父母的恭敬心,表达对父母长辈的人格尊重;对亲人的过错要和颜悦色地劝谏,要真诚恻达,直到对方接纳为止;如对父母的过错不加劝谏,则是陷父母于不义的做法;为人子女要真诚和悦地劝谏父母,使父母感觉到你你只是针对他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劝谏;即使这样父母不能接受也不能大发雷霆,相反更要真诚用心,以诚心感动亲人;孝敬父母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更要加强自我的人格修养,做一位身心健康,道德高尚的人;兄弟之间以情谊为重,看轻钱财,才能真正相处和睦,而兄弟和睦相处也是对父母孝顺的非常重要的表现。这一部分做好了,我们就培养了一定程度的信任感、责任感和安全感。
现今这样的生活比比皆是:孩子们沉迷于看电视、玩游戏;大人们则在麻将馆里昼夜不息地 “奋斗” ;医院里熙熙攘攘,人满为患,床位紧张;有人靠酒精麻醉,每日醉生梦死,夜夜笙歌,甚至醉死在回家的路边;也有人贪赃枉法,迅速升迁继而当啷入狱;还有男女老少一味追求名牌,不分场合,衣着暴露,不知风化,……林林总总,真可谓 “人生如戏”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们生活在游戏中,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这种游戏的 “粉丝” ,越来越多的孩子也因此觉得学习是痛苦的事情……种种社会问题,无人可以回避。鉴于此,《弟子规》中心的第三部分要求我们珍惜光阴,勤勉学习,生活规律,还要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更要注意穿着的整洁与整齐,衣着的关键不再于它是不是名牌,是不是很昂贵,而是符合自己的身份,符合自己的经济能力;提出人以信为本,要求言以信为先,实事求是,不要夸夸其谈,华而不实,虚浮佞巧,而且还非常重视道德人格的建立,认为培养人的道德品格应放在首位;在人格培养中,要见贤思齐,见不善而内自省,结识良知益友,善于听取他人的批评,勇于承认错误;突出了有心为非与无心为非的区别,特别关注人们行为的内在心理动机,强调从内在人格上改善,提升。这种直指心性的教化,对诚信人格的养成意义重大。可见不论是小孩子还是大人,我们都需要学习《弟子规》。
《第子规》中心的第四部分对于大众有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没有私心,不论好人、坏人、聪明、愚笨、宝贵、贫贱、种族国界都一样给予保护和承载,纯是一片仁慈之心,不为名利毫无虚假。品行高尚的人,名声自然高,人们所敬重的是德行,并不是论外貌是否出众;才能大的人声望自然大,人们所信服的是真才,并不是只会发表言论。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不要自私保守;看到别人有才华,应该多加赞美肯定,不要因为嫉妒而贬低别人。对富有的人态度不谄媚求荣,道德上自得其乐更好;对贫穷的人不表现出骄傲自大的样子,富有的人不但不以骄傲的心态妨碍他人,更要爱好礼节,恭敬大众。不厌恶不嫌弃亲戚老友,也不一味喜爱新人新朋友。能够亲近仁者,向他学习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自己的品德自然进步,过错也跟着减少。否则,无形中就会产生许多害处,我们的不良习气会吸引相似的人围绕身旁,事情就会弄得一败涂地。贫和富只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都要学习礼节充实各项才能,发挥人我一体的仁心,才能营造一个 “贫而乐,富而好礼” 的幸福社会。
《弟子规》中心的第五部分主要告诉我们如果不努力实行那些本来应该做的事情,只在学问上研究探索,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读书的方法有心眼口三到,要一门深入,计划宽裕,抓紧用功,反复思考,请教师长。环境要简单整洁,姿态端正,固定安放,及时补损,一分恭敬一分收获。对书要选择地读,有的书会蒙蔽我们的聪明智慧,会败坏我们纯正的志向,比如一些消极低俗小说漫画。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dizigui/511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