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扩展《春江花月夜》之“圆美”艺术

春江花月夜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引导语:张若虚所著的《春江花月夜》,以不同凡响的艺术构思,开拓出了新的意境,表现了新的情趣,遂使之成为千古传唱的名篇佳作今天小编带大家来欣赏一下《春江花月夜》的“圆美”艺术之致。
 

《春江花月夜》的“圆美”艺术

  《春江花月夜》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清末王闿运誉之为“孤篇横绝”。此诗的语词、音韵、结构、意境,无一不透着美,它已经成为美的化身,被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因此,探寻这首诗的魅力之所在成为大家的共同诉求,其中也不乏精彩的分析,但更多的是停留在文本的细读,未能深入挖掘隐藏在文本背后的美学思想。本文认为,《春江花月夜》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艺术价值,主要是因为它体现了我国古老的美学思想——圆美。

  以圆为美是华夏民族最为古老的哲学、美学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底。“圆”作为一个文化原型在中华民族审美心理构成史上由来已久。远古时期,原始初民认识自然的能力低下,日出日落、昼夜交替、春往秋复,使他们直观地形成了“天圆地方”的不二信念。如《吕氏春秋》中就有“天道圆,地道方”的记载。先秦哲人们首先从理性上认识并提出了这一哲学、美学思想。《易传》已开始用圆表示变易运动。《系辞传上》:“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韩康伯释云:“圆者,云而不穷。”其太极图就是最好的说明。老子也提出“周行而不殆”的循环变动的哲学思想,其《道德经》则是以圆为循环体系,九九八十一章是章章勾连,推衍象征“道”的生生不息、周行不止。孔子所主张的中庸之道与冲淡中和之美也都暗合着这一美学思想。

  东汉以后,随着佛教的传入,“圆美”这一古老的美学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最终成为对我国艺术影响最大的、最具民族特性的美学思想。这一点在我国古代几位著名的文论家的论述中也可见一斑。刘勰既是僧人又深受《周易》中哲学思想的影响,他在《文心雕龙》里提出了“思转自圆”“骨采未圆”“理圆事密”“触物圆览”和“首尾圆合,条贯统序”等美学原则,全书用“圆”字达17处之多。诗僧皎然论述了诗歌事理无碍的圆融之美。严羽更是以禅论诗,提出了“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兴趣说,即圆融之美。此后,历代的文论、书论、画论以及音乐理论里都继承和发展了以圆为美的美学思想。“圆润”“圆融”“圆转”“圆熟”“圆通”“圆备”“圆畅”等词语在我国艺术理论中屡见不鲜。可以说,“圆美”的美学思想已经渗透在艺术文本和艺术创作的各个层面,成为我国古代艺术家的共同追求。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chunjianghuayueye/28321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