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与当代诗人洛夫关于同一个内容的两首诗,一首七言古诗,一首现代派诗歌,它们都在诠释着一段爱情悲剧。从整体上看,后者对前者是一个呼应,在这里,本文作者把这两首主题相同的诗歌放在一起进行赏析,并主要从技巧、手法上对这两首风格迥异的诗歌作一些对比,并将结合两首诗谈谈西方诗学与古典诗词对现代诗创作的影响,以及在古典诗词鼎盛之后,现代派诗人在诗歌创作方面所作的一些有益尝试。
1、意象使用上相呼应,但洛诗朦胧,白诗更加浅显。
在意象的运用上,洛诗朦胧,白诗更加浅显,这个结果是较为出人意料的。作为一首古诗,白居易的《长恨歌》能够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人读起来十分轻松,一目了然。相形之下,洛诗某些意象的运用使人较为费解,意象的朦胧感是由于隐喻笔法的运用,虽然不能很好地理解,但意象的总体所形成的抒情氛围和气势却能深深感染读者。如第七小节 “ 他把自己的胡须打了一个节有一个节,解开再解开/一朵晚香玉在/帘子后面爆炸,然后伸张十指抓住一部《水经注》……”一句,虽不能言传却也可意会,读者能够体会到的正是唐明皇痛失爱妃后的魂不守舍与入骨相思。
当然,白诗和洛诗在意象上亦有呼应之处。如“唐玄宗/从/水声里/提炼出一缕黑发的哀恸”与“温泉水滑洗凝脂”;如“仙乐处处/骊宫中/酒香流自体香”与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再如“风雨中传来一两个短句的回响”呼应“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种呼应可以理解为洛诗对白诗的借势和生发。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changhenge/3079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