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一诗写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家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思所想,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下面是课文解读,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采薇①采薇,薇亦作②止③。(采一把薇呀又采一把薇,薇菜新芽冒出了地面。①薇:wēi,薇菜,也叫“巢菜”或“野豌豆”。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花紫色。嫩苗和种子可作蔬菜。②作:起,指薇菜长出地面。 ③止:句尾语气词。)曰①归曰归,岁亦莫②止。(说回家呀道回家,年末又到还是回不了家。①曰: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②莫:古体“暮”字。)靡①室靡家,玁狁②之故。(说什么家呀说什么家,不杀退玁狁没有家。①靡:mi,无。②玁狁:xiǎn yǔn,亦作“猃狁”,我国古代西北边区民族。春秋时称“戎”或“狄”。)不遑①启居②,玁狁之故。(说什么坐坐呀说什么歇歇,不杀退玁狁不能安居休息。 ①不遑:没有功夫。遑,空暇。②启居:指坐下来休息。古人席地而坐,坐时双膝着地,臀部贴在小腿上叫“居”;上身伸直,臀部离开脚后跟的叫“启”,又写作 “跽”。)
采薇采薇,薇亦柔①止。(采一把薇呀又采一把薇,薇菜新叶儿嫩生生。①柔:肥嫩,指刚长出来的薇菜柔嫩的样子。)曰归曰归,心亦忧止。(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忧心烈烈①,载饥载渴。(满腔愁绪如火烧,又饥又渴苦煞人。①忧心烈烈:忧心如焚。)我戍①未定,靡使②归聘 ③。(我驻防的地方不安定,书信托谁捎回家。我戍未定:也可解为“我的驻地不固定”,意即今天在这里,明天又在那里。①戍:守,这里指防守的地点。②使:信使。归聘:归问家人。③聘,遣使访问。)
采薇采薇,薇亦刚①止。(采一把薇呀又采一把薇,薇菜已老发杈枒。①刚:坚硬,指薇菜的茎叶变老变硬。)曰归曰归,岁亦阳止。(说回家呀道回家,又到十月小阳春。)王事①靡盬②,不遑启处③。(王室差事哪有完,想要休息没空闲。①王事:指征役。②靡盬:没有止息。盬,ɡǔ,停止。③启处:与上文“启居”同义。)忧心孔疚①,我行不来②!(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①孔疚:非常痛苦。孔,很。疚,jiù,病痛。②我行不来:我从军远行之后一直回不来。行:hánɡ,行伍、军队。这里用如动词,从军。来,归,回家。)
前三章是诗的第一部分,依次描写戍边士卒春天、夏天、秋天采薇充饥的情景,表达他们远别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
这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第一句都是“采薇采薇”,以此来引起下文。“采薇”即采集野生的薇菜,后勤不继,粮草不续,士兵只好以它充饥。诗歌的一开始就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凄凉的戍边生活画面,我们仿佛看到面带饥色的戍卒一边在荒野漫坡上采集野菜,一边思念着久别的家乡,屈指计算着返家的日期……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章虽然采用重复的形式来表达同一种情绪,但是作者在字句上略加变化,从而表现出感情的进展。例如,第一章开头两句写道:“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这是写春天,薇菜刚刚绽出嫩绿的芽尖;第二章写道:“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这是写夏天,薇菜的叶片肥大嫩生;第三章则是:“采薇采薇,薇亦刚止”,这是写秋天,薇菜的叶茎刚老而粗硬。从春到秋,薇菜由嫩而老,时光无情地流逝了;戍卒思归,从春到秋,一年将尽,何时才能归家呢?──这些意蕴都是通过薇菜的变化表达出来的。
在每章的后六句具体描写思归之情时,表达形式也有所变化。比如,第一章作者仅仅说,到了年底,还回不了家;并抱怨:“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是玁狁害得他有家难归,是玁狁害得他终年奔劳得不到休息。而第二章则说:“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他因思乡而心头烦闷,好像火烧一样,而且感到饥渴难忍,还想到:“我的驻地没有一定,连捎个家信也不可能”。第三章,眼见已到十月小阳春了,回家还是没有指望,戍卒不禁发出痛苦的呻吟:“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心情极其痛苦,谁能宽解呢?──显然,随着戍边时间的延长,乡情也日益深重。作者就是采用这种反复吟诵,渐次深入的方式,让读者一步步走到戍卒的心灵深处,体会着他们与日俱增的思乡之苦。
彼尔①维何②?维常③之华。 (那盛开的花是什么花?那是棠棣密丛丛。①尔:通“薾”,ěr,花盛开的样子。②维何:是什么。维:句中语气词。③常:通“棠”,即棠棣树。)彼路①斯② 何?君子③之车④。(什么车儿高又大?将军战车高又大。①路:通“辂”,古代一种大车,供将帅作战时用,又叫戎车。②斯:语气助词,无实在意义。③君子:这里指将帅。④车:兵车,即“路”。)戎车①既驾,四牡②业业③。(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雄马齐奔腾。①戎车:兵车。②牡:mǔ,鸟兽中的雄性,跟“牝” 相对。③业业:强壮而高大的样子。)岂敢定居?一月三捷①。(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多次捷报传。①捷:胜利。)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①。(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强壮又雄骏。①骙骙:kui kui,马强壮的样子。)君子所依①,小人②所腓③。(将军威武倚车立,车为兵士做掩蔽。①依:指将帅靠立在车上。②小人:指兵士。③腓:féi,掩护,隐蔽。古代打仗是车战,主将在兵车上指挥,步兵在兵车后面,靠车身掩护自己。)四牡翼翼①,象弭鱼服,。(四匹马儿并排走,鱼皮箭袋和雕弓。①翼翼:行列整齐的样子,形容训练有素。②象弭鱼服:形容装备精良。象弭,用象牙镶饰的弓。弭,mǐ,角弓,末端用骨做装饰的弓。鱼服,用鱼皮做的箭袋。服,fú,通 “箙”,盛弓箭的袋。)岂不日戒①?玁狁孔②棘③!(怎么会不天天戒备?玁狁之难很紧急啊!①戒:戒备。②孔:副词,甚:很。③棘:通“急”。)
第四、五章是诗第二部分,通过描写战车和战马,从侧面反映戍边生活。将帅们驾着车马上路了,戍卒也踏上艰难的征途;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卒们则围在车的两旁,打起仗来就靠它来隐蔽。他们南北转战,一个月要转移多次,不敢安居;他们时刻警戒,不敢松懈,因为他们面临的是极其凶狠的敌人。从字面上看,这一部分没有写思归情愫,但那一股苦涩的情味始终萦绕在诗人的歌声中。这些可怜的戍卒,当他们拖着疲乏的身子,挣扎着在车马后面奔跑的时候,当他们靠着车厢躲避敌人飞矢的时候,当他们枕戈待旦的时候,怎能不加倍思念安宁和平的生活呢!
不能忽略的是,在这一部分的歌唱中还透露出对苦乐不均的怨恨情绪。你看,拉车的马儿“业业”“骙骙”,高大强壮,可见喂养得好,不言而喻,它们的主人吃喝更不会差;而士兵却靠着采集薇菜勉强果腹,个个面带饥色,骨立形销。将帅坐在车上,服饰鲜明,神气活现;而士兵们则整日跟在车后跋涉,满脸尘土,衣衫残破……尽管在这里作者只是描写了将帅车骑的威武、服饰的华美,但语气间已带讥讽之意。比如第四章开头四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翻译成现代语言,便是:“什么花开得繁华?那都是棠棣的花;什么车高高大大?还不是贵人的车”(见余冠英先生的《诗经选》),嘲讽之意是很明显的。这些描写与戍卒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更激起他们怀乡思归的情感。
昔 ①我往②矣,杨柳依依③。(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①昔:过去、从前。②往:指当初从军。③依依:树枝柔弱随风飘拂的样子。)今我来思①,雨雪 ②霏霏③。(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①来思:指归来时。思,语末助词,无实在意义。②雨雪:下雪。雨,yù,动词,从天上落下。③霏霏:fēifēi,雪下得很大的样子。)行道迟迟①,载渴载饥。(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①迟迟:缓慢的样子。)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理会!)
第六章是第三部分,写戍卒在还乡途中。这是诗的尾章,但却是全诗中抒情意味最浓的章节。在一个雨雪纷飞的日子,戍卒终于踏上了归途。这本来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然而我们在这里看不到一丝欢愉,只感到一片悲凉。长久的戍边生活在戍卒心中留下了难以弥合的精神创伤,他是怀着一颗破碎的心走向故乡的。他忧伤地想起:“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当年我离开家乡的时候,正是春天,和风送暖,柳丝低拂;而今天呢,“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今天我重返故乡,却是雨雪迷濛的冬天了。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这是乐景写哀,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这是哀景衬哀,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隽永,味之无尽。晋人谢玄把“昔我往矣”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在文学史上影响极大。常为后世文人反复吟唱、仿效。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这是写戍卒归途上的情形。路途是那么遥远,似乎总也走不到尽头,他忍渴耐饥,挣扎着走向故乡。在这艰难的归途上,戍卒痛定思痛,回忆起离开故乡后的种种经历,默默地吮吸着内心的苦楚,体会着自己的孤独,他痛苦地吟唱:“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的心情非常悲苦,有谁知道呢!诗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caiwei/2600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