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极力讴歌的传统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对于现代社会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从企慕情境浅探《边城》与《苔丝》的悲剧性意蕴。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从企慕情境浅探《边城》与《苔丝》的悲剧性意蕴
摘要:《边城》与《苔丝》两部作品中都有典型的企慕情境,两者在企慕情境的营造及人物设置上,都具有相似性。但由于中西方文学传统不同,企慕情境在《边城》中形成了“可望不可即”的整体的美学意境,它的悲剧性意蕴是诗性的;而在《苔丝》中,企慕情境则作为小说情节必要的一环,作者通过对其的拆解,达到了戏剧性的悲怆,形成了与《边城》完全不同的悲剧性意蕴。
关键词:企慕情境;悲剧性;《边城》;《苔丝》
一、企慕情境
企慕情境在中国是钱钟书在《管锥编》之《毛诗序正义四三》率先提出的,他引用《蒹葭》、《汉广》,提出“二诗所赋,皆西洋浪漫主义所谓企慕之情境也。”[1]243陈子谦在《钱学论》中则进行了更为具体的阐释:“它表现所渴望所追求的对象在远方,在对岸,可以眼望心至,却不能手触身接,是永远可以向往,但不能到达的境界。”[2]240在西方也有类似的表达,如古罗马诗人桓吉尔的名句:“望对岸而伸手向往。”在中西方的文学作品中,河流、对岸成为企慕情境中最为常见的意象。中国《古诗十九首》中有“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孟郊《古别离》:“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在西方德国古民歌常以深水阻隔为比喻,咏叹欲求不遂;但丁的《神曲》中亦有美人隔河而笑,相去三步,如阻沧海的情境。
尽管中西方对企慕情境有着相似的诠释和意象选择,但中国的企慕情境由于写意的诗歌传统趋向于一种整体的望不可及的美学意境;而西方对于戏剧和小说情节布局的强调,使得企慕情境成为西方小说情节设置的一环。这种异同尤显在沈从文的《边城》和哈代的《苔丝》这两部作品中。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biancheng/924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