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手抄报简约
雷锋,一个极度平凡的人,一生却做了无数不平凡的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雷锋手抄报简约,一起来看一下吧。
三月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也吹进了我们的校园,校园里掀起了一股学雷锋做好事的热潮。我们班也涌现了许多好人好事。
这是几天前的事情了。有一次,放学了,我和同学——何芷凌,就兴致勃勃的向回家的方向走去。
当经过医院时,我瞄了一眼,看见了一个阿姨非常吃力的拉着一个好像很重的推车,因为那个阿姨每走一步就要喘一口气。于是,我觉得阿姨很辛苦,想过去帮她一把,可是我有点害羞。这时,何芷凌好像看出了我的想法,说:“我们俩一起帮那个阿姨吧。”我一口答应了,可是我心里却想:如果我们帮了倒忙,可能会被阿姨骂,那岂不是很丢脸。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何芷凌拉起我的手撒腿就往那位阿姨的地方跑去。此时,阿姨还在那里艰难的前进,看到这般景象,我不得不鼓起勇气,上去帮阿姨推。阿姨说:“你们不用帮忙,快回家吧,不然你们的家长会着急的。”何芷凌听了阿姨说的话后,连忙说:“不要紧,妈妈知道我做了一件好事,就不会生气了。”说完就开始推车了。她推的可认真了,只见他身体向前倾斜,两只脚使劲蹬地,一直到终点才停下来。阿姨既感动,又高兴。
从这件事中,我知道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爱心,雷锋就会无处不在。
春天用和煦的微风驱走了严冬的寒冷,而雷锋用自己的行动为千家万户带来温暖,生活中,雷锋并没有离开我们,他在千千万万人身上延续。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怀着无限的憧憬,与父母踏上了去山东日照的旅途。可能是因为太兴奋了吧,我在车厢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此时,来了一个手中抱着两个孩童的奶奶。她身穿花格上衣,脚上的布鞋四周已经开了花,皮肤如耕地一样棕黑。她费了很大的劲爬上上铺,将孩子都安顿好。一切安排妥当,她重重地喘了一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一张皱巴巴的脸,看向铺上的孩子满脸幸福。
这时,来了一位货车乘务员,告诉老奶奶要补票。老奶奶听了疑惑的问:“为什么要补票”?乘务员说:“根据规定,您只能带一个孩子睡在卧铺上,而您却带了两个孩子,所以您要补一张票。”老奶奶此时已经囊中羞涩,她窘迫地低下头,支支吾吾地说:“同志,可不可以通融一下,我们只睡一个晚上,这不,孩子的爹在城里打工,孩子想他了,我们进城去看他,您看,行不行?”
看得出老奶奶家中贫困,无法支付这张火车票,乘务员听了不满地说:“大妈,这是规定,您如果无法支付这张票钱,那您不能在卧铺车厢呆着。”此时,车厢中探出许多人的脑袋看热闹,老奶奶无奈地叹了口气,她是多么希望有一个好心人可以帮她。可是,在场围观的人都无动于衷,我想,我可以让睡在另外车厢里的父母帮助这位可怜的老奶奶,这时,老奶奶已经收拾好东西下了床铺,两个小孩子满脸不解地看着他们的奶奶,眼神中满是无助。
就在此时,走来一位身穿军装的战士,上前拉住了这位沮丧的老奶奶,说:“大妈,您别着急,我帮您买票”。说着,便掏出钱给了乘务员。而他的钱包也没多少钱了,我在上铺看得分明!
乘务员接过钱便走了,临走时,还甩下一句话:“现在山东人怎么这样啊!”顿时,乘务员在我的眼中变得渺小了,而那位战士将老人扶上了上铺,老奶奶十分感动,拉着那位战士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孩子,你在哪个部队?叫什么名字?回去,我叫儿子把钱寄给你。”那位战士听了笑着说:“大娘,我叫人民解放军。”说完便转身消失在人群中了,在他渐行远去的把背影中,我好像看到了雷锋叔叔的笑容。老奶奶感叹道:”可真是好人呐!”车厢中渐渐恢复了平静。可我小小的内心却再也无法恢复平静……
在这冷暖交织的社会中,雷锋一直在我们身边,将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
每一次想起雷锋,就想起这一段话。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为自己碌碌无为而悔恨,为曾经虚度年华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锋一样,永远的那么富有爱心,永远的.那么真诚善良,永远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今日的世界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表现出更为开阔的空间,然而,我们曾经火热的心灵却开始变得冷漠,有些本不该变的东西也在变:亲情冷了,同居一楼,邻里相见不相识;友谊馊了,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成了互相利用的通行证。曾经,我们几十年来所景仰、崇拜和学习的榜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傻子。
然而,无论时空如何变化,那些决定人类向前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变,那些人类任何时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没有变。尽管在我们的身边,雷锋精神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淡忘,然而,在世界的更多地方,雷锋被不同肤色的人们所景仰,所学习。雷锋精神以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个美国商人如此说道:雷锋精神是人类应该有的,应把雷锋精神弘扬到全世界。要学习雷锋对待事业的态度,学习雷锋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学习雷锋关心人、爱护人、支持人、理解人的品质。
一个日本企业家这样感叹:“雷锋仅20多岁就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成为伟大的英雄,对人类是有贡献的。学雷锋无国界之分,把雷锋精神引进我们公司,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会改变员工的精神面貌,产生巨大的效果。”
西方人和我们一样,给予雷锋最高的表彰:“雷锋精神与上帝共存。”
四十多年了,雷锋的名字曾经是激励我们几代人成长的路标,四十多年了,古老而年轻的中国正在蓬勃的发展,然而,雷锋的名字却随着我们生活的美好而渐渐远离了我们。有人置疑,有人嘲笑,有人批判,然而,无论我们经历多少变化和困惑,他的名字应该永远刻在我们的心头,他的精神应该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永远的指南。因为,一个人要获得成功与幸福,不能缺少雷锋精神,一个公司要想成功,不能缺少雷锋式的好员工。
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不能缺少雷锋精神。再平凡的岗位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只要你的人生观是正确的,你的工作就会有不尽的原动力。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的能力大小,而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任何时候,雷锋身上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勤俭节约的品质都是我们不断学习的要素。雷锋精神是不受时空限定的,无论现代科技怎样发达,无论人们的生存方式怎样改变,雷锋对世界和他人真诚的爱心永远是人间渴求的那种温暖,像阳光一样成为人类永恒的需要。
在工作上,我们需要雷锋精神,我们应该像雷锋那样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勤俭节约,把工作当成自己的职责,做一个有利于公司,有利于团队的人。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得到发展,我们自己的能力才能得以更大的发挥。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雷锋精神,只有我们自己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与人为善,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动的真诚中感到真正的快乐。一个时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的,真正的快乐只有一种,那就是为他人而付出,这样做你将获得生命最高的荣誉。
一个公司要发展,也不能缺少雷锋精神。今天,一切的成功都必须通过合作来实现,如果我们没有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没有助人为乐的精神,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是难以获得成功的。一个企业,如果所有的员工都只做自己分内的事情,不团结互助,这样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所有的企业都在努力寻找雷锋式的员工,因为这样的员工不仅会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的最好,还会额外做许多。他们面对任何困难都不会寻找借口,而会自动自发、尽职尽责的完成任务。通常,企业的领导会给这样的人委以重任。如果你想在公司里获得成功,就必须成为这样的人。
同样,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雷锋精神。只有发扬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政府才能真正赢得民心。几乎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依赖于这种人的努力,他们时刻想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所有民众的利益。每一个国家都在寻找自己的“雷锋”,每一支军队都在寻找自己的“雷锋”。雷锋精神所能影响的远不止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今日,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全人类努力学习和实践的精神,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在寻找和培养更多的雷锋,因为我们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将因为有更多这样的人而变的更加美好。
今日的中国是一个大谈变化和西方商业精神的时代,从“奶酪”到“致加西亚的信”的流行,西方的商业文化对我们经济的影响似乎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儒家文化。在很多人谈到一个叫“罗文”的士兵如何敬业、服从、努力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时候,在人们费劲心计号召员工努力学习“罗文”精神的时候,大多数的人似乎忘记了我们身边一个更好的榜样,这是“雷锋”的悲哀,更是我们的悲哀。应该来说,“雷锋”要比“罗文”伟大的多,也要实在的多。因为,我们需要的不是一种奴隶式的付出,更应该是一种对世界和他人的爱,为社会服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些年来,对很多人来说,感兴趣的不是我们自己是否在学雷锋,而是外国人在学雷锋,感兴趣的是西点军校是否有雷锋塑像,而不是我们的身边有多少雷锋。但是,不管怎样,英雄是不应该被遗忘的,雷锋精神是不应该被遗忘的。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然而一个有英雄却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可怜的民族。雷锋是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雷锋从来不会离开我们,而我们却曾经几度远离了雷锋。
是的,几十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再也不要穿带补丁的衣服了,再也不要忍受饥饿了,再也不要像雷锋那样经历那么多苦难了。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任何时候,他还应该是我们的榜样,何时候我们都需要雷锋精神。我们应该理解他、尊敬他。无论我们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我们永远也不能缺乏雷锋身上那种对他人和世界的关怀与爱。
雷锋应该永远属于中国,雷锋精神应该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有的精神,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哪种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超越自己、超越他人。我们的国家才能进步,我们的生活。
【雷锋手抄报简约】相关文章:
2.清明节手抄报简约
5.关于简约的语句
6.关于简约的句子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banbao/23064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