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面我们为你带来高中清明节手抄报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高中清明节手抄报篇一
各民族清明节
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台湾清明节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一,所以清明节也因地而异,有二月初二的,也有三月初三的。台湾的清明节是从前一年冬至开始算起的第105天,台湾的漳州籍人清明节则是在农历三月初三。台湾清明节习俗和闽南差不多,台湾客家人祭祖扫墓的时间是从元宵节过后便开始,日期由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为止。
台湾民众的扫墓习俗,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祭扫,仪式及祭祀的东西比较简单,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类和糕饼;二是修整祖墓,祭礼相当隆重,供祭的祭礼一般包括各种祭礼品十二种蔬菜及粿类、糕饼等。扫墓时一定要在坟墓的四周献置“墓纸”(用五色纸剪成长方形)每张纸压上小石头,还得放一沓在墓碑上。这个仪式俗称“挂纸”,是献给祖先的钱。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围在坟墓四周吃红蛋,蛋壳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扫墓的同时,也要祭拜长期站在一旁守护墓地及祖先安灵的土地公(有一块小石碑),一方面是慰劳,更有感恩图报的意思。台湾还有一个特殊习俗,如果在这一年内家中有喜事,扫墓时要整修坟墓,还得准备一个小红灯(油灯)点在墓前,回家时再带回家,据说可招来更多的喜气和吉祥。
过去的台湾农村,每当扫完墓之后,都会有一群孩子前来讨粿类,来的人愈多,表示这一家族日后将愈发达,主人们也都乐意分送“发粿”或金钱给那些孩子们。
后因台湾墓地减少而实行骨灰塔,不少人把骨灰盒放置骨灰塔上,每到清明则到骨灰塔去祭拜,也同样起祭拜祖先的作用。由于人们观念的逐步改变,祭扫祖墓的仪式也省略了许多。
高中清明节手抄报篇二
让文明祭祖方式回归本位
清明节本是怀念祖先的日子,但是现在却被许多的商家加上许多东西使它黯然失色了。
清明节来临,采用何种方式祭奠先祖成为坊间争议的话题,也考量着人们祭奠的'文明走向。
在清明节祭奠逝者寄托了人们对其的思念之情,表达的是对逝者的怀念和追忆。所以清明节,应当让文明祭奠方式回归本位。文明祭奠先祖有很多方式,何必一定要兴师动众、耗资不菲,甚至互讲排场、比阔气、争规格、论正统,形成一股庸俗“公祭”攀比之风呢?
清明时节车纷纷,趁机敛财忙扩坟。毋庸讳言,随着清明节的到来,利用手中权力趁机搞起腐败的现象时有出现,让祭奠先祖活动沦为了个别人牟利的工具,是念错了“祭奠经”走歪了“文化路”。不过,最为普遍的当是在祭祖中的铺张浪费风,把祭祖搞成迷信活动了。
在我看来,清明节不仅要从烟熏火燎中解脱出来,大力提倡清雅深沉、环保文明的方式过得“清明”洁净,更应该体现出节日的内涵,体现出移风易俗、文明祭奠的时代特点。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其实一束清香淡雅的鲜花,一个深深的鞠躬、一杯满怀思念的水酒,就足以承载生者对逝者的情感。也有人采用植树等还念故人,都是不错的选择。就让烧纸钱等容易造成空气污染和引发火灾的传统陋习远离我们吧!
另外,网上祭奠都不失为一种好方式。时空难阻隔 ,网上寄哀思。低碳环保的网络祭奠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这种以环保、文明的方式来追远怀人,让清明节洗却烟尘,更符合清雅深沉的节日精神。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banbao/20531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