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欺凌的措施应当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来做,三个层面相互结合。下面是,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至2015年,媒体曝光的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共43起。发生地既有大型城市也有欠发达地区。面对这样的现实,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校园欺凌?
近年来,校园暴力、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严重性、发生频率和隐蔽性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地域遍布全国各地,从小学到高中均有涉及,75%发生在中学生之间,其中初中生占42.5%。从欺凌性质看,低年级以直接欺凌事件为主,到高年级则呈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等多种方式并有。由于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控制能力较弱,攻击性比较强,又有强烈的同伴交往需要,特别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初中以上学生的欺凌行为有明显的团体化特点。
校园欺凌中通常有两种角色:实施欺凌的学生、被欺凌的学生。其中有一批孩子叫做欺凌/受欺凌者,他们有时是欺凌者,有时又是受欺凌者,尤其值得关注。
人们往往以为只有被欺凌者会受到伤害,但很多调查和追踪研究却发现,欺凌事件的双方都是受害者,甚至旁观者的心理也被扭曲了。欺凌现象尽管发生在校园,帮助孩子应对欺凌事件的关键却是家长。
什么样的孩子容易卷入校园欺凌?
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欺凌者在编码社会线索时会对与敌意相关的线索更加敏感,寻找和发现此类线索后,在解释社会线索时又倾向于敌意归因,于是在构建社会目标时会非常生气,更多想到的是报复,更多采取攻击性的问题解决策略,而没有充分考虑其他非攻击性解决方式;在评价各种策略的有效性和选择反应时,他们不能很好地理性评估攻击反应的后果,会迅速实施反应。
受欺凌者往往容易焦虑,更具有不安全感,比较安静,谨小慎微,容易神经过敏。他们一般自我评价较低,自卑感较重。有某些“缺陷”或“与众不同”之处,如存在情感和行为问题、有不良行为习惯、肥胖、身体弱小等,常以哭、退缩等消极方式躲避欺凌。
“欺凌/受欺凌者”的问题行为、学业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最严重。通常来说,欺凌/受欺凌者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和发展轨迹:由欺凌者转变成欺凌/受欺凌者的往往好斗、不遵守规则,经常招惹好动和暴躁的孩子、欺凌他人,被同伴所排斥。由受欺凌者转变成欺凌/受欺凌者的则长期受到暴力对待,无力反抗,且没有得到外界的帮助,于是对社会的认识产生偏差,认为暴力能解决问题,转而以暴制暴,欺凌更弱小的对象。
欺凌事件涉及哪些环境因素?
家长不但要读懂孩子自身的因素,还要读懂与之相关的环境因素,包括微观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等。校园欺凌事件中,不同类型的个体面临着哪些不同的环境因素呢?
先看家庭环境。涉及校园欺凌的青少年,其家庭环境可能存在教养方式偏差、家长情绪控制能力差、家庭不和谐等因素。欺凌者的家长对孩子常常抱有过高的期望,管教过于严厉,经常对孩子持拒绝、否认的态度,情绪暴躁,有攻击倾向,经常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离异,有的家庭内部有持续的争吵。受欺凌的男孩往往被家长或者过度保护、溺爱,或者过度控制、约束,家长往往过分卷入孩子的生活;受欺凌的女孩往往生活在成员联系少、情感不亲密的家庭中,家长往往忽视孩子、忽略其感受,经常威胁、虐待孩子,或者对孩子采取敌意、拒绝的态度,或者过度控制孩子。欺凌/受欺凌者的家庭往往是缺少温暖的,父母冷漠,不参与孩子的生活,或者采取敌意的态度,对孩子的管教不一致,或者有家庭暴力,父母之间经常过度争吵。
再看同伴关系。欺凌者喜欢那种恃强凌弱带来的被“崇拜”的感觉,尤其是男生,会认为自己很酷、很强,但容易被同伴拒绝,不被大部分同学所接纳。受欺凌者往往缺乏社交技巧,不懂得如何正确与他人互动,不知道如何以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所以比较孤独,缺少朋友,同伴接纳程度较低。欺凌/受欺凌者属于被拒绝的儿童,缺少朋友,缺乏社会支持,遇到问题时没有倾诉和求助的对象。
最后看学校环境。欺凌者所处的学校环境往往对学生约束太多,让学生感到压抑;师生关系紧张,敌对感强烈;教师常采用批评、斥责、变相体罚等教育方式;缺乏校园暴力的预防制度、应急处理制度和处理教育制度。而受欺凌者所处的学校环境往往缺乏有序、和谐的氛围;学校重堵轻疏,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一般采取简单惩罚甚至劝退的办法,不能根据学生特点及时引导,提前预防;老师对同学之间的矛盾不能及时处理,导致冲突事件持续、升级。
家长如何有效预防孩子卷入欺凌?
预防孩子卷入校园欺凌的关键,在于家长注重创造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提供处理问题的正向榜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良好的交往能力,并且对孩子在学校中的情绪、交往等有足够的关注。
孩子如果在家里经常目睹父母之间的互相攻击和指责,只学会用这样的办法解决问题,就很容易迁移到学校情境中。因此家长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采用温暖、民主的教养方式,减少批评、指责、打骂等方式,与孩子意见不一致时要一起讨论,而不能压制和要求孩子绝对服从。
家长自己遇到受人欺凌、遭受委曲等事件时,要减少敌意归因,尽可能采取非攻击性解决方式,理性评估攻击反应的后果,选取更合理的反应策略。在实施反应时要学会“等一等”,为孩子树立起理性处理事情的榜样。
当然,更重要的是构建和睦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能够轻松、真实地和家长交流自己的情况,及时化解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减少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和受欺凌的行为,即使受了欺凌也愿意与家长沟通讨论,防止更严重事件的发生。
另外,自信而有良好交往能力的学生不容易卷入校园欺凌中。家长要营造非攻击性的环境,多理解、接纳孩子,减少批评,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让孩子能安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男孩子最好有一项擅长的运动或爱好,不仅能充分发泄过剩的体能,还会学到新技能,更能明白怎么控制愤怒情绪。
家长还要充分重视孩子同伴交往的需要,鼓励孩子多参加班级集体活动,提升孩子应对冲突和矛盾的能力、同伴交往的能力和自主应对挑战的信心。
欺凌发生后如何进行心理和情感急救?
如果孩子已经卷入欺凌事件中,家长需要进行及时干预,将伤害降到最低。比如及时制止视频、影像材料进一步流出和传播,将发生冲突的学生暂时分开隔离,防止进一步的冲突和欺凌发生。除了及时进行身体方面的治疗,更要重视心理和情感急救,不能急于改变或回避孩子表现出的恐惧、焦虑、紧张等感受,要耐心倾听和接受孩子遭遇创伤后的这些反应,然后再跟孩子一起面对善后事宜。
如果家长不能及时发现并帮助受欺凌的孩子疏导情绪,教会孩子正确应对,孩子就可能从受欺凌者迅速变为欺凌者。而对欺凌别人的孩子,家长如果只是直接的批评指责,孩子会觉得家长根本不理解自己,内心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下次还会出现欺凌别人的情况。
卷入欺凌事件的孩子,对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遭到破坏,被欺凌者有时需要在家里调整一段时间,需要家长更多的安慰和陪伴。家长要接纳孩子可能还会出现的情绪不稳定、紧张和焦虑,认可“这种感觉的确很不好”。必要时家长要请假在家和孩子一起做些感兴趣的事,帮助孩子重新建立对他人和学校的信心
如果欺凌事件特别严重,就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的干预和帮助指导。不仅受欺凌者需要专业干预和辅导,欺凌者如果手段特别具有伤害性和侮辱性,同样需要专业的心理干预。(作者 边玉芳 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
哪些行为可称为欺凌行为:
指有意造成他人身体或心理伤害的行为,包括言语方面的威胁、戏弄、辱骂、奚落、嘲弄和起外号等,也包括身体方面的打、踢、推搡、抓、咬,以及勒索、抢夺物品等。
欺凌可分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直接欺凌是指欺凌者直接实施于受欺凌者,间接欺凌是通过某种中介来达到欺凌目的,如背后说人坏话,制造谣言,社会排斥等。
这些变化表明孩子可能受到了欺凌:
身体的伤痕
如果孩子身体无故出现瘀伤、抓伤等各种伤痕,夏天经常穿着长袖衣服,就很可能受到了伤害。
生活规律和习惯的改变
食欲下降、注意力恍惚、睡眠质量变差、学习成绩波动、做恶梦,如厕习惯改变(厕所是校园欺凌的高发地,因此很多孩子避免在学校上厕所)等。
不爱上学或要求转学
由于体验到生理、心理上的痛苦,受到欺凌的孩子会变得恐惧和厌恶学校,突然不爱上学。
情绪和行为的变化
突然变得沉默,不和外界交流,年龄小的孩子可能出现如尿床、依恋父母等退行行为。
应对欺凌的方法:
在学校不要去挑逗比较霸道和强悍的同学。
上下学和活动时尽可能结伴而行;独自出去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遇到欺凌时一定不要惊慌,要尽量不要再激怒对方,尽可能拖延时间争取机会求救。
力量悬殊时要认识到自己有自我保护的能力,通过有策略的谈话或借助环境来摆脱困境。
一定要及时跟家长老师沟通情况,不要在忍气吞声中独自默默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预防校园欺凌手抄报材料】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banbao/20496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