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不仅是民俗的节日,更是英雄的祭日,是民族的纪念日。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内容主要 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 的活动逐渐消失外,其余习俗至今已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的国家。
端午节有哪些名称?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1、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2、重午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3、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4、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5、解粽节: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6、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7、端礼节: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8、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我们不去说“曾记得端午日朝贺天子”,端午日朝贺是当大官们的事情,虽然是国家大典,但是与老百姓无关。
与老百姓有关的事情,清·《清嘉录》上举出许多,大致有:
修善月斋,贴天师符,挂钟馗图,瓶供蜀葵、石榴、蒲蓬,妇女簪艾叶、榴花,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蒲剑蓬编。
采百草蟾蜍合药,以彩绢与金属丝制花草、毒虫蛇虎杂以幡幢宝盖以为钗符簪于髻鬟,雄黄荷包、绕绒铜钱,老虎头、老虎肚兜,独囊网蒜,进长命缕(长寿线),五毒符,避瘟丹、蚊烟,划龙舟等。
这是清代过端午节所做的事情,其中只有吃粽子和划龙舟与屈原有些关系(也并非都为屈原,为屈原只是“楚俗”,吴俗是为伍子胥)。这说明如今许多人对端午节的认识已经离古人的看法很远,远远不是端午节真正的传统。
端午节起源于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说法是若干年前才杜撰出来的,把端午节变成“屈原节”当是近几十年来不恰当的政治宣传的结果。 文章指出:
“五月的天气已经进入盛夏(所谓仲夏之月),又炎热又潮湿,看得见的蜈蚣、蝎子、蛇、苍蝇、蚊子,以及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我想这就是古人所谓的瘴气邪气一类的东西)大量繁殖,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在这个意义上称五月为恶月、毒月就是理所当然的。
人们采取可能的一切措施,安全度夏。这种意义远远大于纪念个把爱国诗人,许多措施也一定远远早于人们纪念屈原或伍子胥。
为了物质的`和精神的健康、快乐,而作出不懈的努力,这才是我们传统的意义。虽然它看上去有许多“封建迷信”,但这才是真正的传统。企图把传统纳入今天的政治目的,是一种短视行为,也是对传统的不尊重。”
但是,今天看来,我之前的那篇文章,仍然有缺点。作为全民的节日,光从夏季到来,人们需要健康、安全地度夏这个理由是不够的。这还要从需要和可能两个方面来看。
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以桑农为本,解决穿衣吃饭两大问题。夏历五月初,正是麦收以后,春茧已结。
休闲、欢乐,这是节日的两个特点。“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在经过一春的忙碌之后,人们需要休息。有了收成,人们需要欢庆,也有了新的食物,这是物质上的保证。
所以,在初夏时节,在盛夏以前,有这样一个端午节,实在是既有需要,也有了物质上的可能。这可能才是端午节最根本的起因。
【端午节一年级手抄报】相关文章:
8.端午节手抄报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banbao/19395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