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白居易《长恨歌》的世俗文化心态

白居易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白居易的《长恨歌》堪称经典名作,所透露出来的世俗文化心态体现着一代诗人对人间情怀与世事变换的叩问。

  白居易的《长恨歌》作为千古绝唱,其意义的解读自然也是多元的。不过,创作背景的解释应该是解读作品的惯常开始。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时年作者35岁,任周至县尉。本诗缘起白居易等人于元和元年十月,在仙游寺游玩时,谈及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作诗,请陈鸿写篇传记,二者相得益彰。此诗之所以称其《长恨诗》是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的世俗文化心态

  文学作品的背景给我们一个创作情景,提供了某种文化视野。透过作品,结合前人的分析,我们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入对作品内涵的深挖,这就是对白乐天作品《长恨歌》的世俗文化心态的理解和剖析。

  世俗文化是基于世俗社会的一种与高雅文化相对的文化形态,主要是张扬人性的本真欲求与世俗需求的一种文化模式。世俗文化心态是透过世俗文化所表现出来的人们心灵状态与想法,是一种基于民间世俗与民族文化基因的一种文化心态。世俗文化心态以其独有的方式表达着对世界的看法,将世俗文化不断地沉淀为一种民族的世俗文化心态。

  文人的世俗文化心态常常被人们忽视,然而他首先是人性本质的一种流露,其次又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世俗文化的一种穿越与重构。文人将世俗文化心态提升到审美的程度,透过世俗文化的深处,能窥见它扎根的文化域,能够深深理解来自于深厚积淀的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baijiyi/26309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