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月份我离开北京科技大学,在学校的专业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在学校期间也有不少实践经验,但多是冶金行业窑炉和换热器方面。在节能事业部,我主要从事火炬设备和管道方面的设计工作,所以说从事工作和所学专业并不十分对口。因此,一进入工作状态,我就开始在领导的指导下、同事的帮助下开始学习压力容器相关的标准,比如容规7.0、GB150和GB151等,并着手画一些化工设备,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将标准内容融会贯通。这一阶段,是我工作以来精神上最痛苦、也是最有收获的一段时间。因为在学校期间,主要是利用逻辑思维学习理论知识,读研期间也是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创新设计并进行验证,而理论一般被总结的优美而又简单,一旦理解了理论的精髓,应用、甚至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也水到渠成,习惯了这种思维方式,一到工作中,没有了这样的理论,有的是零碎的规定和条条框框,刚开始我很不适应,面对一本本厚厚的标准和标准内一条条的规定,我不知道工作的重点在哪儿。在同事的带领下完成了两套图纸、并经过领导的校核、审核后,我明白了该如何设计满足设计条件的、并且安全可靠的设备,更知道了遇到问题该翻看那些标准、请教哪些人,也就是说我找到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这在我接下来的工作当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我顺利完成了几套水封罐和分液罐的施工图纸,并有机会到加工厂进行设备的验收。验收工作对我工作态度的改变也很大,因为刚开始从事设计工作,一般容易将工作重点放在设备的性能设计上,对安全方面考虑的比较少,尤其是对质量控制方面更是顾虑不及,现场验收则可以让我看到设备一般容易存在什么加工问题,如何控制,最重要的是如何在图纸上体现出我们对质量的要求。
去年下半年,由于室里配管人员短缺,我开始做一些配管方面的工作,如果说设备是化工过程中的点的话,那配管就是化工过程中的线,它将各个点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化工过程的血脉。配管工作相比较设备设计,内容更为细琐,涵盖面更为广泛,入门可能比较容易,但要全面掌握则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尤其是需要更多的现场经验,这对我来说是个挑战,更是个学习的机会,我跟着室里配管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从管道、管件、阀门等最基本的管道元件学起,看图纸、读标准,慢慢开始画配管施工图,到现在基本已能完成一个简单项目的配管工作。配管工作将我的注意力从某个设备转向整个工艺,加深了我对工艺的理解。另外我还学习了管道应力计算软件CAESARII,能够对系统中的管线进行应力分析。
除了设计工作,平时我还参与一些设备的采购和发货,采购工作需要跟本部门的工艺和设备人员沟通,又要和下游厂家沟通,这在无形中提升我的沟通能力,而发货工作则需要将货物捋顺、装箱,有序的发给业主,这个活听起来简单,实际中货物的种类很多,而且经常是分批采购的,还经常有补货现象,想把货轻易的理的明明白白并不简单,这也提高了我的沟通协调能力。
这一年多来的收获大抵是这些,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还是挺突出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现场经验匮乏;虽然自己有意地、尽量多地跟着同事跑现场,但是由于手头一直有工作,在现场呆的时间还是非常少,这对设计人员来说非常不利,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努力为自己创造更多的现场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2)创新意识不够;刚进入工作岗位,精力主要放在了学习新东西上,对所做工作的创新意识不足,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一边学习新内容,一边尽量利用学到的东西有意识地进行创新设计。
入职一年来的成长情况基本如此,这里面有我自己的努力,更有领导的指导关怀和同事的热心帮助,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不解的努力,为节能事业部的发展添砖加瓦,为十一所的壮大尽一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zongjie/12896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