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80年代末,这个时代的我们是社会宠爱又充满疑虑的群体。改革开放后,国外一些好的坏的人文思想涌进中国,在过去我不会承认我是受毒害的一代,而自去年我深入学习了解《弟子规》等一些典籍后,我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些年轻人都受到其的负面的影响比较大,在追求幸福与成功的过程中遗失了方向,于是我们需要通过认知来检查自己。时至今日,我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对于父母长辈的教诲,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印象,一些古代典籍它的册子大都很薄,但其作用却不容小视,<课>以《弟子规》来说,它是中国传统家教、家规、家训的集大成者,仅用1080个字,360句话,就把中国传统伦理 道德教育的精髓,以及五千来留下的价值观概括的淋漓尽致。所以今天我就对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企业建设推进中去讲一下自己的体会。
在古代,《三字经》、《弟子规》这些典籍对养成孝悌家风起着重要作用。启蒙养正,防邪存诚,孩童时期的家庭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的很多心理和行为习惯是自小养成的,一旦成为第二天性就很难改变。于此相同,企业教育也非常重要,虽然这时候人以成人,具备了相对稳定的性格习惯、心里判断模式,以及独立的行为倾向,但在一个企业制度规范的约束下难免使人僵化,影响企业的灵活性,致使企业失去活力;可若将制度松弛化,企业的执行能力继而衰弱,企业便会失去战斗力。如果对员工的约束与开放的关系处理得当,乃至在更深层次企业文化的潜移默化下,人的心理和行为一定会受到影响,其不良的心里和行为在一个良性的企业文化的打磨下,绝对可以得到矫正和重塑。
在西方管理模式的冲击下,当下员工着想的更多的是从企业得到多少,而未想过能额外的回报给企业多少。中国石油本已有着深厚的企业文化积淀,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挖掘员工对企业的感恩心,明白个人该尽的义务和职责。寻求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源泉,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打造本企业管理模式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会为我们打开一个通向未来的智慧之门,对于所有员工而言,更能禅悟出在工作之中与人的相处之道,耐心听取不同意见,用心做人做事,亦不会单凭感性。“率性之谓道”,中国文化是顺着人性来引导人们的,当我们鼓励人们去竞争、去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时候,我们自己便会有压力,那么企业中就会出现冲突和矛盾,这就没有顺着道去做。“各相责天翻地覆,各自则天晴地宁”,也就是说遇到矛盾要先从自我找原因,而不是指责别人,我们要这么说,更要这么做,这样的团队合作才会放松。拒绝形式主义,定能改化现状,从我做起,以站为家,垃圾纸屑有人捡,水电浪费有人管,损坏公物有人警示。守任和谐,汲取营养。当我们俯仰无愧之时,也就能够想到别人,唤起仁爱之心,这才是真正的君子坦荡荡。
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企业中还能够得到弘扬呢?那是因为它是以讲道德为核心,因道而深入民心。“道”就是孟子所提的五伦大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言”,句句皆言社会人伦关系,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将其换个角度、换个方式,融入到企业管理中去呢?
提到“君臣有义”我们会认为它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实际上它更广义的是指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一种人文关系,领导者处于领导的地位,就要求他必须有仁慈之心;而被领导者,那就要求他对于领导者交予的任务能够尽心尽力的加以完成,忠于职守。所以只有做到了君仁臣忠,那么这个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才不是一种矛盾对立的关系。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员工,而现在企业普遍遇到的问题是没有一只忠诚的队伍,跳槽、向钱看诸如此类,比比皆是,于是我们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由上而下的传递教育。人性本善,自然应与人为善。逢年过节之时,公司领导总会走访基层各站、慰问困难职工及探望坚守岗位离家在外工作的职工父母,温暖送到员工心坎上,减少了后顾之忧,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同时更让大家度过一个个喜庆祥和的节日。这便是一种企业之道。“凡是人,皆须爱,爱人之,人恒爱之”,人性本来都有向善好德之心,也许未曾接受过良好的引导,没有把这种向善之心引发出来。《礼记.学记》上就对“教”下了一个定义: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弘扬文化靠行动,言传身教,必能将仁爱之心散发出去。以此作为榜样,也定能将好风气通过企业渗透到家庭中去,处处得和谐。
但自真心做,不去记其他,播下善的种子,总有一天它会生根发芽!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yanjianggao/8585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