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培智学校的教师说还要再补充一句:“爱弱智学生是仙。”能够做到真爱弱智学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要经历修炼的过程。爱弱智学生除了怀有一颗爱心和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懂得爱的方法,掌握爱的技巧,才能爱得得体,爱到深处,修成正果。
爱不是顺从,不是放任自流;爱是真诚地对待学生,是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提出严格的要求。教师要争取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理,有方,有度;爱中有格,爱中有恒,爱得得体。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一追到底,决不姑息。如:周婷同学拉易拉罐自己拉破了手指,但报告教师说侯钦凯同学用刀割破的,教师知道后,严肃批评了周婷,让她承认了错误,并向侯钦凯同学致歉。学生都有一定的向师性,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当他们感受到老师公正的、是真心爱自己的时候,就会完全信任和依赖老师,这时老师的批评诱导才是最有效的。
不爱和偏爱都是对学生的不尊重和伤害。绝不能因为学生的外表、出身、成绩而偏爱、歧视或拉拢。手心手背都是肉,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奉献一片爱心。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清醒的认识到:学生中存在着差异是正常的。教师要努力地做教学的有心人,要注意观察、了解学生专长、爱好,为学生个性发展,尽可能提供条件、关怀和帮助,激励学生迈向成功。我们在教学生编中国结的时候,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数量,分成太阳组、月亮组、星星组,公示在墙上,告诉同学们两个星星相当于一个月亮,两个月亮相当于一个太阳,让学生懂得太阳、月亮、星星都有发光的作用,只是它们发光的大小不同,鼓励每一个学生树立信心,赶超先进。
爱在口里--赏识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特别是弱智学生最容易受到激励,教师在教学中有时要赞不绝口地激励学生战胜困难,完成任务。要坚持使用“无错原则”,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弱智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看待弱智学生,接受和处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运用恰当的评价,不让一个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带着遗憾坐下去。评价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回答,尊重差异,正确加以引导,建设性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发展。在学生进步的过程中,要多表扬少批评,多扬长少揭短,放大优点,缩小缺点。如:“你的发言很精彩,大家很感动”,“你真棒”,“祝贺你的成功”,“你的歌声非常美妙,同学们还想听。”还要善于从赞美中提出希望和要求。“你的发言很正确,如果声音能再大一些效果会更好。”通过口头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爱在眼里—暗含期待。弱智学生的心理活动也是很丰富的,谁对他好,他跟谁亲,他们的心中一清二楚,只是不善于言表而已。因此教师用和蔼的目光,充满亲和力的态度,有暗示、有期待地对待学生,他们就会做出积极的反映,参加活动的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当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关注着他(她)时,他们的表现欲就会增强,就会绽放出很快乐、幸福的笑容,从通俗的角度上讲,学生就听话,就和你亲近;相反,受到冷落的孩子就很执拗、孤僻、暴躁,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病态的心理。
爱在心里--平等关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智残生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世界上最脆弱、最娇嫩的鲜花。”因此,教师要亲切、自然、民主地对待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心目中的太阳,要时刻怀有一团火,用特教老师特有的耐心、细心与爱心,去融化弱智儿童冰冷孤独的心,去启开弱智儿童寂寞沉睡的脑。在教育教学中要坚持“三不”、“三允许”。即不挖苦、不呵斥、不放弃,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说不、允许学生选择。不仅如此,还要对学生采取十分宽容的态度。心理学家指出:“适度的宽容,对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是有益的。”宽容不是对学生各种错误思想、行为的漠视、放纵,而是教师用一种宽容的情感,去感化那些有错误的学生去纠正错误,目的是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如:郝迪不想上电脑课,上课时他总是执意跑到操场上乱转,教师没有严厉地批评他,而是很温和地对他讲:“最近老师要去你家家访,还要向你父母汇报你的许多成绩和优点,我们不希望加上一条不上课的缺点。”郝迪同学就飞快地进教室上 课去了。
“爱是开启人们心灵的钥匙。”只要特教工作者倾注真爱,用心浇灌弱智儿童,将一定能够收获弱智儿童外显的、内隐的、潜在的进步与提高,“迟开的花朵”同样也能释放出沁人心脾的芳香。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yanjianggao/17204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