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习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学校规模较小,学生大概有三百人左右,没有分重点班。你去任何一个班都有各自风格,他们活跃的,开朗,有积极向上的求职精神,在这样的环境里,我看到了一种崭新环境的成长舞台,我看到了一种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在这样的学校里实习,既能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也能接触到最真实的基础教育。我努力珍惜这样的机会,利用所有可用的条件,进行教学,班级管理的学习,希望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名教师。
下面,我对半年的顶岗实习工作作以下总结:
一、思想观点方面:
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一准教师,享受青春的赞誉,拥有求知向上的精神,是国家的未来的建设者,在实习期间,我肩负起我的使命,认真踏实,严谨努力,我十分珍惜这样来之不易的好机会。力求把工作做到最好,我在学校学习了就为了成为一名教师不断的锻炼自己,只为自己在踏入讲台上没有那么费力,这次的实习,我主要教授初二语文,在大学期间,我所学的专业是教育学,经过自己的认真踏实的学习,教授们的辅导和百年师大浓厚底蕴的的熏陶下,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知识,但是由于实践不足,离合格的教师还很远,我还需不断的努力。
二、教学工作方面:
1、听课
来到实习地点,和指导老师见面后,进入的忙碌的实习生活,对于一个完全没有教学经验的人来说,踏上真正地讲台又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学校里虽有微格训练但那毕竟都是自己的同学,与初中生是有很大不同的,你面对他们的突发状况是该采取的措施,你怎么把知识有张有节的传授给学生,多大难的难度他能接受,得不断的观摩和学习才能了解,
我的知道老师是学校语文组的组长,有三十年的教学经验,怎样上好每一节课,是整个实习过程的重点,刚开始的一个礼拜的任务是听课和自己进行试讲工作。在这一个礼拜里我听了二个课任老师共9节课。在听课前,认真阅读了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先自己试着备课,内心里盘想如果是自己讲怎么讲,怎么将才能讲清,学生他们的反应如何,我都在听课时认认真真的记着,听完之后,与指导老师讨论,看看有什么我为发现的地方,和那些想法。吸收老师的优点,同时简单记下自己的疑惑,想老师为什么这样讲。
2、备课与上课
一周时间转眼即逝,在科任指导老师的安排下,我们开始进行备课。备课不是简单地看教材,而是认真地梳理教材的`内容和想方设法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开始,由于初登讲台,害怕自己讲的课程特别无趣,就对教学内容进行特殊的处理,过程就已经很考验我的创新能力,可也是由于这样,在备课的时,对语文的知识讲解的不够透彻,语文它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因此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语文的学科性质,不能有所偏失。对于我而言,最大的疑惑应该是“要教到什么程度?”。以前作为学生听课,总觉得语文知识太无趣,现在作为教师上课,是为了学生学习。目的不一样。我想尽量避免这种无趣感。却缺失语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目标,刚看教材的时候,觉得一篇课文(精读课文)40分钟怎么就讲初读部分;后来备课,发现要讲解的问题很多,不知道怎么取舍了,怕详尽不了。或许是知之越多,越是觉得难以着手。
由于缺乏经验,在学校的时候也缺乏必要的训练,我们对教材的处理、对讲授内容的把握做得并不到位。在科任指导老师赵爱亭老师的指导下,我依瓢画葫芦,尽量根据赵老师老师的安排来备课。
3、上课
上课带给我们最初、最大的感受是,讲台下坐着的是真正的学生,不再是与我们一起在微格教室训练的同学,他们不会像怕自己尴尬就提提告诉他们那样随意附和、快捷地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而是真正地思考和等待着我们的解答。他们在听不明白的时候会突然提问,你可能当时就无法回答,也有的同学,不爱上课,有的在下面搞小动作,或者干脆就趴在桌子上看别的书和睡觉,不跟着你的教学走。我会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不回答,是不是提的问题太难。时时刻刻注意和学生沟通,也时时刻刻注意他们的反应。我认为,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原因,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确立教学内容。教师既要讲授知识,又要管理课堂纪律,并且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刚开始时因为心情特别紧张,经验不足和应变能力不强,课堂出现了“讲课重点不突出,教学思路不流畅,师生配合不够默契”等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赵老师会细心讲解哪些是重点,怎样突破难点,怎样自然过度,并提议要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多研究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料,并且面对面地指出教案的不足以及上课时存在的缺点。他态度温和,经常面带笑容,即使是批评,我也能欣然接受。
三、班主任工作总结。
首先,必须要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一个班级,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纪律。古人说: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的纪律,也就是一个班级的规矩。班级没有纪律,学习就不能正常而有秩序地进只有班级有规矩才可能有序的进行下去,一个班,同学之间都会相互学习,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育顶岗实习报告格式范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shixibaogao/23286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