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寻觅中华》读后感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寻觅中华》读后感8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寻觅中华》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寻觅中华》读后感篇1

  倘若问我:“假如你穿越,你会去哪?”我一定毫不犹豫的回答你:“我只钟爱唐朝。”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和我的答案一样的,因为她太招人喜欢了,她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朝代。

  唐宋是分不开的,提到唐朝就会想到宋,但是人们总会用盛唐弱宋来区别她们。

  盛唐之盛,首先盛在精神,首先大在心态。

  提到盛唐,就不得不提出那个曾让世界骄傲的城市—长安。长安很大,比当时世界上其他两个繁荣的城市加起来大了一倍;长安很繁荣,东市、西市万商云集,百业兴盛,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商业贸易中心;长安很开放,有三万多名留学生,有不少人在中国做官。

  唐朝的文化可以用胡汉交融,中西贯通来形容了。在那个封建的古代,这确实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长安绝不会盛气凌人地把异域民众的到来看成是一种归顺和慑服。恰恰相反,她是各方文明的虔诚崇拜者。因为她知道单调意味着枯燥,丰富代表着多彩。因此唐朝敞开自己的怀抱,去追逐拥抱每一个与她亲近的“人”。唐朝也是自信的,她不畏惧任何文明,也不担心任何外来文明把大唐文明侵蚀。

  平心而论,唐朝并不强大,她似乎比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朝代元朝弱很多。铁木真率领着蒙古铁骑所向披靡,横扫欧亚。但我相信,人们更对唐朝津津乐道,她像个孩子似的,对未来充满憧憬,一切都是那么蓬勃。

  现在我们来想一个问题,假如唐朝没有诗歌会怎样?

  结果可想而知,天注定,诗歌与唐朝密不可分。唐诗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

  论唐诗,首先当然是李白。在我看来,李白永远是一个青年,他不羁、他放纵。他是一个野性行者,他四海为家、游山玩水、孤独流浪。其实李白的家境并不很差,相反,他完全可以依靠家里,不愁吃,不愁穿。可是那样,他又不是李白了。他的生命需要陌生,他的生命属于陌生。

  每每想到李白,我的脑海里总会勾勒出一个画面:微醺的李白,躺卧在悬崖边,白衣飘飘,帽子上的流苏顺着风飞扬,手里拿着一壶酒,不时的喝上几口……

  说完李白,我们就要提与李白齐名的杜甫,两人因诗相识,因诗而相互佩服。

  当我漫步在书香满溢的诗歌词赋中,我往往能窥见杜甫飘飘然于书中走来,向我展开他的人生长卷。“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是雄奇壮美的人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凄苦悲愁的人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接济天下的人生……你的人生如此瑰丽多彩!你的人生如此沉郁苍劲。

  唐朝,因为有了诗歌而丰富,因为有了李白、杜甫而不能令人忘却。

  中国不是一个强国,如果我们想要挤进强国行列,那么我们必须认识历史、了解历史,中国正站在一道门槛前,门槛外是无边的光明与和谐;门槛内是一片黑暗与冷寂。让我们坚定信心,努力跨过那道坎儿,为实现中国的真正崛起而奋斗!

  《寻觅中华》读后感篇2

  余秋雨的名字,我很早就听说了,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去读他的书。这次,在学校的图书室发现了他的《寻觅中华》这本书,迫不及待借来阅读。越读越有味,越读越觉得作者文化底蕴的深厚。一篇篇文章似乎也悄然在我心上刻上了烙印,总觉得它饱睿智的思想,蜇伏于字里行间的嬗变的蜇思,似从近代上溯而去,而又多远古发散开来。

  《寻觅中华》这本书是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余秋雨“文化苦旅全书”之一。余秋雨先生作为文化学者、散文作家,他把学者的渊博与作家的才华融于一炉,让情感挟裹着独到的见识在“人文山水”间遨游,使哲理感悟充满了睿智的光芒。因此,他的《文化苦旅》也便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一道特有的风景。这本《寻觅中华》,系统地表述了作者从灾难时期开始一步步寻觅出来的中华文化史。任何一部真正的历史,起点总是一堆又一堆的资料,终点则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感悟。这是一个人心中的中华文化史。

  刚看过开篇的《猜测皇帝》到《问卜殷墟》就让我震撼万分,先生对于遥远的中华大地的理解那么透彻,并且不拘泥于别人的见解,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几篇文章也让我更能充分的理解了华夏大地的意义,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余秋雨先生在书中所讨论的是多半为人们熟悉,或者自以为熟悉的历史片段,如黄帝、神话、唐诗等,但是,他总能给出许许多多“熟悉”之外的东西,让人感叹原来自己所谓的“熟悉”,不过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一点表象知识。而最吸引我的是他思考问题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和人物,都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必定有一个角度的思考,能够直击人心。于先生大量使用对比手法,显示了作家鲜明的情感体验,强烈的人文精神,还显示了作家独特的审美价值。

  这本书最打动我,令我回味不已的的,还有那些看似浅显仿佛随手写就,但是却饱含着睿智的句子。譬如在论述司马迁的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议论:“人的低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正的屈服,一种是正在试练着扛起泰山的姿态,但看起来也像是屈服。”譬如评论伟大诗人屈原:“他让很多中国人把人生的疆场搬移到内心,渐渐领悟那里才有真正的诗和文学”。

  《寻觅中华》读后感篇3

  6月20日,17:50重庆北至成都,T898次01车13号下铺。拉着厚重行李,背着书包,提着笔记本包,抢入汹涌人群,挤上火车。过山、过水、过隧道,在忽明忽暗的旧车厢里看书。窗外大片大片的树木浮在天际,有时会看到山里的行人,或块状的田野,远眺江流。记得以前,刚刚开始流浪的时候,对一切充满了好奇,总是独自一人坐在窗口,看着飞速掠过的无数风景,涌起浩荡忧伤。后来,变成忙中偷闲,枕着黑夜,在车上用笔记本看电影。往往一个故事结束,刚好剩下半个小时到站,然后在深蓝的夜色中融入雨中的人影。吃完一个雪梨,连日大雨,感觉有点冷。继续看书。饿。翻出箱里的一包南溪豆腐干,慢慢把它啃完。这注定又是一个没有晚饭的夜晚。

  终于把《寻觅中华》的最后60页看完,合上书,长长舒了一口气,枕着手臂望着中铺的木板发呆。突然爬起来,觉得应该写点什么东西。读余秋雨的书,从高中时代至今,粗粗掐指一算,也有8年了,八年的时间在人的一生里面不能算短。却一直不敢动笔写关于余秋雨的任何东西,每次稍有尝试,往往立即放弃,这就像一个粗懂文笔的孩童,要对一位文化宗师作出感受的表述,以溪流去照见沧海。

  而今天,我看到从《文化苦旅》一路走来的那个背影,走过渭水、走过殷墟、走过魏晋大唐,一路又走到我们眼前来。于是,那些羌笛孤城、黄河白云、松间明月、石上清泉的文化意象,纷纷又回到我们心里。有时候,在上火车的那一刻,暗暗问自己,为什么很少再去看窗外掠过的景物,是风景已经看透,还是我们已经老了?问题一时没有答案,我们甚至不敢抵达心里的真相——那就是,大部分人在这个时代,活得并不开心。这是一个已经由商业逻辑统治的世间。盛行的是创业神话、股市风云、商业征战,投机取巧,那些天真的、率性的、醇洌的善良,是越来越稀少了。留下越来越多的盼望,却永远看不到地平线。很多人说,你看,商界中金戈铁马,攻城掠地,功成名就,是何等的得意?我们这个时代,并不缺少英雄。

  是的,这一点我并不否认。但是,这些英雄的气度,相对于真正的中华气度,毕竟变小了,也变散了,这些英雄所铸造的辉煌事业,充其量也只是马斯洛所说的人的需求五个层次中“自我价值”实现的那个层面上,离中国文化中那种倾听天籁天声,追求世间苍生大和大爱的那种境。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435947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