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与文学》读后感
一本不起眼的小书,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作者,陪伴我度过了一个充满春意和自然生活气息的寒假,它就是已故科普作家贾祖璋先生的科学小品集《鸟与文学》。
我是前年在一个廉价书店偶然发现这本书,对文学和美丽的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的我便立刻买下了这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被许多人遗忘在角落里的小书。
贾祖璋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撰写科学小品,对祖国山河自然风光的热爱,使作者钟情花鸟虫鱼的研究,写成了一些科学小品文,结集为《鸟与文学》出版。中国古代文学一向有以花鸟兴寄的传统,我们随便都可以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来:看见鸳鸯想起情侣,看见荷花想起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看见杜鹃想起啼血染红……这些颇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现象,是很值得研究和总结的文学话题,应该有一本比较概括的介绍性的书,贾祖璋先生的这本,可以看作是一个尝试。这本书在1931年已有初版问世,进入新中国动乱的十年中“破四旧”的年代时,这样的小册子肯定遭到了严厉的打击。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中国科学文化领域百废待兴,这本小册子也重现再版,经历了几个年代,这本书确实是影响了几代人了。然而2001年的再版,它却静静地躺在了廉价书店的角落里,很少人关注它。
祖璋先生写花鸟文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介绍中国文学独具特色的这一面,展示中国文化的博大内涵,影响人们的心灵,这在夏铸先生为这本《鸟与文学》所写的序中可以见诸:“文学不能无所缘,文学所缘的东西,在自然现象中要算草、虫、鸟最普通。……民族各以其常见的事物为对象,发为歌咏或编成传说,经过多人的歌咏及普遍的传说以后,那事物就在民族的血脉中,遗下某种情调,呈出一种特有的观感。这些情调与观感,足以长久地作为酵素,来温暖润泽民族的心情。……”作者选取了燕、鸜鹆(八哥)、黄鸟、伯劳、画眉、戴胜、翡翠、杜鹃、鸤鸠、鸠、鸥、鹤、秧鸡、孔雀、鹧鸪、雁、凫、鸳鸯、鹭等近二十种中国文学中常见的鸟类来作介绍,虽然不算全面,但可说是很典型了。作者对这些鸟类的介绍主要分为释名、形体习性、相关传说故事、相关文学作品等部分来进行,可谓既做到了科普介绍,又做到了文学欣赏。
在介绍每一种鸟类的篇首,作者都以优美的文学语言,先作了一番生动的描述,使读者能一下子找到对该种鸟类的特殊印象,如写燕子:“……当晶莹和暖的阳光照耀万物的时候,在这红桃绿柳之间,更容易瞥见一种呢喃软语、轻扬梭穿的鸟类,那就是燕子。它是我们最熟知的一种鸟类,你看:‘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颉之颃之。’‘燕燕于飞,上下其音。’(《诗经·邶风》)两千馀年以前的'诗人,已经能够这样细腻地描写它的生活情形了。……”寥寥几笔,就把燕子这种鸟类的特征和动人之处和它的文学影响勾勒出来了。作者还广据经典,引用众多的文学作品与字词典籍,介绍和归纳了燕子的十几种别名,更详细地分辨了这些名字所代表的不同种类。最精彩最可贵的地方是作者广引了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关于这些鸟类的篇章包括释名、杂记和诗词章句,尤其是众多的诗词名句,作者不惜余力地广泛征引,在带给人强烈的文学审美感受的同时,显示了中国古代文学与花鸟山水自然的密切关系。作者还介绍了许多相关的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如伯劳鸣声尖利的来由,鹬蚌相争、杜鹃啼血的典故,苦恶哀鸣的传说,举鹤象长寿、鸳鸯象情侣谐情、杜鹃鸣如“归去”、鹧鸪鸣如“行不得也哥哥”等文学意象为例,反映了中国文学的一种普遍心态。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文学方面的了解,在这个春天来临、群鸟争鸣的寒假里,也让我更加热爱美丽的自然可爱的鸟儿,让我去欣赏她们、认识她们。比如,我搜寻资料,认识了生活在家乡的一种常见的小鸟原来就是鹡鸰,这种鸟儿受惊时则飞起上下发出“脊令、脊令”的叫声,向同伴示警,因而在中国古代文学里,它被看作是急难时兄弟互助的友于之情的象征。
祖璋先生还写过一本《鸟与文学》的姐妹篇,那就是《花与文学》,写作的方式与《鸟与文学》基本相同。然而作者无疑对《鸟与文学》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因为他对鸟类至今遭到人类的残酷捕杀而数量、种类剧减的情况感到忧心忡忡。确实,在人们已经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今天,许多人仍没有改掉猎杀野生动物图饱口福的野蛮习俗,他们没有认识到这将给自己生活的环境乃至自己的健康所带来的危害。现在社会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人与自然的隔阂也越来越大,原因可能就在于他们缺乏了像以前的人们一样把认识自然、把自然当作自己的家一样的平和的心态。祖璋先生在介绍中国花鸟文学的同时,必定也寄寓了劝导人们爱护自然、保护鸟类的意思。
现在刚好是三月广东的爱鸟周的时候,我坐在宿舍里,听着楼外青山婉转清脆的鸟啼,我写下了寒假时读这本《鸟与文学》而得到的一些感受。
【《鸟与文学》读后感】相关文章:
1.读后感:《根鸟》
2.《鸟奴》读后感
3.鸟奴读后感
4.《根鸟》读后感
5.根鸟读后感
6.读后感:跟鸟
9.根鸟读后感三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2781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