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气周瑜的读后感3篇
三气周瑜是三国演义里有名的故事,写出了周瑜心胸狭窄。那我们从这个故事中汲取什么教训?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三气周瑜的读后感,一起来看看。
三气周瑜的读后感篇1
三气周瑜”是《三国演义》里的故事,讲的是诸葛亮和周瑜斗智斗勇的故事。“一气”是,他们争南(在湖北荆州)结果,刘备赢了。“二气”是周瑜想杀了刘备,但陪了夫人又折兵。“三气”是周瑜设计想要取回荆州,结果没得逞,反而又失去了很多兵马,他临死前说:“即生瑜,何生亮”。说完,就被气死了。
周瑜之死说明他心胸太狭窄了,我感觉太可惜了,因为他终年才三十六岁,如果他不心胸狭窄,就可以继续跟诸葛亮争斗了,所以周瑜应该向心胸宽广的人学。比如,魏国的司马懿,他曾经被诸葛亮杀得太败,所以坚守不出,诸葛亮用激将法,并且给他送他一套女人的衣服,想逼他出城。司马懿知道出城就是死路一条,他心胸宽广,能容常人所不能忍,就当着大臣们的面,穿上了女人衣服。结果,司马家族最后来变得很富强,周瑜的心胸和司马懿比差得太多了!
我们也要经常反思自己,心胸有没有够宽,现在我也对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大家千万不要犯周瑜的错误,如果像周瑜一样的话,有可能生病啦!
三气周瑜的读后感篇2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认识周瑜,周瑜是三国时期孙权手下的一员有勇有谋将领,他虽没有诸葛亮多计谋但也算是足智多谋,在战场上吪刹风云,在历史的舞台上闪耀光辉,在生活的棋盘中举足轻重。也堪称一代天骄,似乎是人们敬佩的对象,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原因很简单,是人才的周瑜也是小人,例子很明了:
《草船借箭》一小故事则体现了周瑜的心胸是何等狭窄,他看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处处高自己一招,便心怀妒意,甚至想置诸葛亮于死地。他以军中缺箭为由,让诸葛亮十天造出十万支箭,想以此来除了诸葛亮。由此观之,周瑜不仅妒忌心强,且十分狡猾险恶。而聪明能干智慧过人的孔明则漂亮地完成了任务,使其无话可说。这更明显地体现了周瑜的心胸狭窄,小人气度。
周瑜的死更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他因赔了夫人又折兵而吐血身亡,若不是因为心胸狭窄又怎会落得如此下场呢?
古人云:“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自古伟人、成功之人大都心胸宽广,处处谦让绝不斤斤计较,也不会妒忌别人比自己有才华,而是自己暗暗立誓努力学习从而超越别人,像华罗庚、苏轼、王安石……而一些总以小人之腹渡君子之心的人最终都被人们所抛弃甚至唾弃,像秦桧为了自己谋害了岳飞留下了千古骂名……
人可以无钱无财但不能无气度,没了气度,不只是自己做人失败的体现,有时会害了自己,甚至是伤害了别人,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既然是技不如人就努力,妒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努力了才会进步,如果努力了,超过别人了也不要为此感到骄傲,如果因此就有成就感说明你还是小肚鸡肠。
岁月匆匆流逝,风儿匆匆拂过。虽然,千百年过去了,但千万别忘情了三国的那个周瑜,忘了那一滩“血”的教训。
三气周瑜的读后感篇3
孔明三气周瑜,是《三国演义》中比较有趣的章节,茶余饭后总是被大家津津乐道。
周瑜与曹仁大战之时,诸葛亮得了南郡,用兵符星夜诈调荆州守城军马来救,却叫张飞袭了荆州。又差人带兵符诈称曹仁求救,引诱夏侯敦出兵,教关羽袭取襄阳。不费吹灰之力,诸葛亮夺下两座城池。周瑜大叫一声,金疮迸裂。这是诸葛亮一气周瑜。
刘备丧失甘夫人后,周瑜设计把孙权之妹嫁与刘备,实际上是趁刘备到南徐后暗杀之,然后图荆州。孔明将计就计,让刘备带赵子龙入赘东吴,并送三个锦囊备用。没想到吴国太相中刘备,果真将女儿嫁与刘备。孔明又设计让刘备带孙夫人回荆州,周瑜追赶未致。岸上刘备军士大叫:“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有折兵。”周瑜又羞又怒,大叫一声,金疮迸裂,倒于船上。这是诸葛亮二气周瑜。
刘备不还荆州,推说夺取西川后归还,后又借口西川刘表是他兄弟,不忍做无义之事。周瑜设计,说代取西川,路过荆州时,望刘备钱粮相助,实际上,他想趁势杀刘备而夺荆州。诸葛亮又将计就计,安排四路军马围攻周瑜,扬言活捉周瑜。周瑜大叫一声,倒于马下,孔明又差人送信羞辱,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这是诸葛亮三气周瑜。
周瑜被气死时只有三十六岁,可谓英年早逝。我们在扼腕叹息的时候,不免感慨:心胸太小会害了自己啊!法国大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古人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些名言都劝戒我们:为人要宽容大度。倘若周瑜换个角度想:“诸葛亮啊诸葛亮,你就能吧你,我治不了你,总有人对付了你,到时候你机关算尽,看你落何下场。”就不会被气死了,即便战死沙场,也不愧为英雄称号。
平时生活中,人人都会遇到生气的时候。就说我吧,作为孩子王,天天和毛孩子打交道。今天你上课不认真听讲,明天他不写家庭作业。平时,值日逃跑的,损坏公物的,打架骂人的,迟到扣分的,搅得你不得开心。生气时,不免大声训斥,失控时还出口成脏。读了周瑜被气死的故事后,我反思自己:生气不仅伤害了师生的感情,还降低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一班七、八十的孩子,不听话的毕竟是少数,为什么咱的眼里都是坏孩子呢?再说,即使孩子顽劣不听教导,那也不是咱生气的理由。假如咱总是和风细雨对待孩子,循循善诱引导孩子,孩子也不能是铁石心肠。再退一步讲,你的态度没能使孩子丝毫改变,也只能证明: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大家对你的评价,始终是:她是一位温和的教师!
所以,做温和的老师,做温和的人,冷静处理遇到的事情,成为我新的追求!
【三气周瑜的读后感3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2596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