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医》读后感
尊重和信任,是医患关系的核心。重建医患信任,医生是主导因素。本书以第三者的视角,冷静客观、有理有据地论述了,医学要有人的温度,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暖医》一书,共分医心、医道、医霾、医改、医国、医者六章,以罕有的深度和广度为我们呈现中国当前医患纠结的出路,对每一个有感于医患问题的普通人和医务工作者来说,都是不可错过的力作。小编收集整理了《暖医》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暖医》读后感一
“只要生命还可贵,医生就永远受崇拜”。近日,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白剑峰的新书《暖医》由红旗出版社出版,钟南山、黄洁夫、马晓伟、王陇德、张雁灵、赵玉沛6位医学界大咖联袂推荐。本书分为医心、医道、医霾、医改、医国、医者六章。作者提出的“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等观点,曾在医生微信圈广为流传。本书全彩印刷,装帧精美,著名漫画家徐鹏飞专门为本书创作了20余幅漫画插图。近十年,白剑峰曾先后出版《谁在妖魔化医生》《中国式医患关系》,韩启德、高强、陈竺分别作序。这三本书被誉为“医学人文三部曲”。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新年伊始,我一口气读完白剑峰的作品《暖医》,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每篇文章都很短,却深刻道出了医学哲学及医学人文的真谛,切中了医患关系和医改的时弊。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中,每一位医生都要牢记并践行希波克拉底誓言;每一位患者也应成为尊重科学、有理智的人。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毫无例外会有一天成为患者。医暖加患暖,就是暖医。中国医院协会会长黄洁夫:《暖医》是一本医学人文佳作,充满了生命的哲理与人生的智慧,呼唤着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生命的尊严。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而医务人员的高尚职业情操是确保医改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希望每一位医者都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一点时间,静下心来,读读此书,让医疗服务的技术手段插上人文的羽翼,增添人性的温暖,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医学殿堂的圣洁。
中华医学会会长马晓伟:《暖医》讲述了日常生活中温情的医患故事,揭示了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医患矛盾,以小见大,解剖深刻,理性而不失情感,冷静而不失热情。作者秉持客观公正的第三方立场,既能让医生更好地体恤患者,也能让患者更好地理解医生,从而促进医患和谐,推动医学进步。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拿到《暖医》,我一口气读完,真的非常感动,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温暖”。我当过医生,有辛酸感受;我做过病人,有痛苦体会。作为医生,我常用法国医生雷涅克的话告诫自己:当我决心成为医生那一刻,我的身上就已经挂上了一条看不见的锁链,让我背负一生。美国作家爱默生的一句话,让我铭记在心:只要生命还可贵,医生这个职业就永远受到崇拜。《暖医》让医生和患者都感觉到了温度。《暖医》中的医心、医道、医霾、医改、医国,如同把我带进了深深的隧道,直到看完第六章“医者”后,豁然开朗。他用“非典”的故事结束了写作,而我作为“非典”时期小汤山非典专科医院的院长,深悟其道理:医学是人学,医生和患者需要相互支撑,彼此温暖。《暖医》暖的不只有医生,还有患者。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这是一本有温度的书,一本有品质的书,一本有思想的书。作者如同一位暗夜中的提灯人,用敬畏与悲悯的人性光芒,照亮了医者的路,也温暖了患者的心。他的笔就是一把手术刀,既犀利,又温情,捍卫着生命的价值与尊严。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沛:《暖医》是一本充满辩证思维的好书,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医生是冷静的,但并非没有热烈的情感;医生是理性的.,但并非没有人性的温度。医学,是一门不确定的科学,也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这正如一句名言:“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千万不可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穷的。”
窗外,春暖花开。泡杯新茶,读本《暖医》,不亦乐乎?春风十里不如你——《暖医》也。
《暖医》读后感二
在我儿时的记忆或是想象中医生瞧病应该是这样的:一间干净简单的房间里亮着白灯,病人指着不舒服的地方断断续续地说着病情,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的医生时而看看患者,时而在病历簿子上写写画画。结束的画面也应该是医生语重心长叮嘱,病人颔首忍着病痛强笑称谢。而这样的画面,似乎是在我从业之后极少看到的,倒是四五分钟一个的快餐式看病渐成了主流。好坏不去评说,求其因果,个人揣测大概也就这么几个,或是病人太多追求效率,或是医生对工作环境渐失热情等等。如今的画面让我觉得医患之间渐渐冷漠,就像进入了严冬。
已是悬崖百丈冰
辱医伤医甚至是杀医事件已不再鲜闻。在网络上,我看到过拿着录像机像审问犯人一样来质问医生的看病过程,我读到过记者拿茶水当尿液来检验借以诘难医院的新闻,我也听到过病人私底下谈及医生时所用的那些不堪的措辞。我想这可以归结于时代。这个时代的好是自动化信息化多了,医疗更加精准了;这个时代的坏么,就是缺了点人文气息。医患之间的互相信任,互相鼓舞,这本就是医疗文化内涵的体现,更是对生命个体的深层次尊重。而如今两者间的关系已临近悬崖,两者间的温度恰如玄冰。这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与警醒。
病人猜忌医生,已经变成“常识”。医生堤防患者,慢已练成“技能”。这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然而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已经对此表示安然理解。以至于发展到,病人宁可信任百度也不肯全信医生,医生更多的选择自保而不选择全力救治。当然这或许只是一极小部分想象,我相信医患和谐仍是主流。但冰冻三尺非寒一日,长堤千里非溃一穴。既然已经知冷,那么是时候要去破冰了。
只有香如故
我从来不喜欢以极端个例来抨击一类人。正如,新闻上曝出某患者戕害医务人员子女,事情再恶劣,我心再沉痛,也不会说如今的患者都丧心病狂,国人需要医心而非医病云云。亦如,听闻某科室主任贪污受贿被查,我也不会说现在医生唯利是图,医德败坏等等。在这个自媒体的时代,医生和患者都被放大很多,时而誉满天下,时而谤满天下。医患自分善恶,有着手成春之圣手,有黑心没钱之恶医,也有庸医、懒医等,病人就更加形形色色,不胜枚举了。
之前杭州有位学姐不知何故猝死,我写过几句小诗悼念也全当自怜:芳隐杭城三月寒,烟雨逐客意阑珊。残夜不知身何在,大梦未觉泪已干。我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深知做一名医生是不容易的,特别是要纠缠于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繁重的日常工作。我也生过大病,也能感受病人在病痛折磨下表现出的无望与抱怨。我奶奶病重时我也是家属,更能理解亲人累病时无助与疯狂。然而不论医患,在如今的大环境,就更需要恪守本心以正风清,毕竟我们自己做好了,医患关系才会慢慢好转。引想到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世事纷扰,本色不变,医生恪守希波克拉底誓言,病人信任医生,家属理解医生。医乃仁术更是人术,让生命尊重生命。
待到山花烂漫时
如今的时代,《暖医》是值得一读的。《暖医》一书上的文章,读来让身顿生暖意,因为作者懂医生苦乐,知患者冷暖,娓娓叙来,能有一种知己般共鸣。的确,医疗是需要温度的,尤其是在技术与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
虽然有暖就有冷,有阳光就有阴暗,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个行业多些阳光。正如作者所言:惟有努力做善良的人,尽力做利他的事,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才能达到人生的自在与圆满。而此时此刻,我想有很多同行也正在生死一线上陪着病人和病魔做着生死决斗。已经有很多人在为这个目标,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地在努力了,你我又怎能旁观。破冰化霜,温暖人心,我们一起静待山花烂漫。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这是元代诗人王冕咏梅之句,今借以此句比医,与各位同道共勉。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1441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