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教数学论文
德比学院开设七至十二年级课程,学生1200人,教师55人,数学教师仅7人。每天有6节课,每节课50分钟。学生每天8:38必须进校,进校后开始晨读或者集体活动,9点整开始第一节课。我们也惊讶地发现,这里不仅课时比我们长,而且两节课之间都没有课间休息。在上午的两节课之后有20分钟的点心时间?学生可自行购买点心,边吃边休息,之后又是紧张的走班上课时间。第一天上班的我们对这样紧凑的上课节奏感到有些许不适应。
学生的放学时间是下午3点,但真正在这个点就离开学校的学生并不多,许多学生还要参加之后一个小时的补习班,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十二年级学生,留在学校的时间可能还会更长-些。教师也要在放学后准备大量的课堂任务单,许多教师离开学校时都要接近晚上7点了,不可谓不辛苦。
一、英国数学教师的工作量
我所在的上理工附小也有1200名左右的学生,但数学教师有16人,足足是德比学院的2倍。而且我们的老师会根据年级组划分对应的备课组,采取集体备课、说课等教学活动,来提高教师整体的教学能力,但英国的教师们大多自己干自己的,很少有坐在一起集体备课或者讨论说课的。他们有统一的教材,但是课上教什么内容完全自己定,怎么教也是自己说了算,加上他们有高度的自我隐私保护意识,所以也不存在老师之间的互相听课与学习。英国教师几乎都要跨年级上课,甚至一跨就跨了5个不同的年级。学校一天总共排6节课,数学教师一天差不多都要上到5节课,有时甚至6节课全部排满。这样的工作量让我们咋舌,原来在英国当老师远没我们想象中轻松。
由于学生没有统一的教材及练习册,所以课上学生需要自己记录该节课所有的知识点概要及相关练习题。每个学生都有一本数学本,上课时发给学生,课前学生会根据教师的板书,记录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每次课前,教师会事先在每个学生的数学本上粘贴下节课所要用到的学习单,所以每个学生的练习本都是厚厚的一本,粘满了各种学习单。试想一下,一个老师要上5个不同年级的课,一天至少5节,每天下班后光是粘贴学习单就要花费不少时间,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每天要那么晚才能离开学校。
二、中英数学教学间的差异
在进行中英数学交流的这段时间里,英方教师听完我们的课,最大的感受是:中方的教师在课前都会设计适切的复习回顾或者与之相关的情境引入环节,作为学生整节课学习的铺垫和脚手架。例如我在英国期间执教的“加法交换律”,就是以猴王分桃的故事引入的:猴王给小猴子们分桃,每天上午3个桃,下午4个桃,小猴子们不乐意了,嫌猴王给的桃少。猴王斟酌了一下,提出上午4个桃,下午3个桃的分配方案,小猴子们一听,高兴r。就是这样一个既简单又生动有趣的故事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在讨论小猴子愚蠢的同时,也对之后“加法交换律”的学习做好了准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半,之后,孩子们的学习相当踊跃。即使第一节课还有语言沟通上的不通,但学生明显浸润到了这节课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另外,在执教“两位数乘两、三位数”时,课前,我进行了运算定律的复习以及典型例题的练习,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旧知复习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上,整个课前复习环节的习题设计也完全是为之后主课的学习服务的,英方数学教师觉得这样的“开篇”非常有效。
而我们看到,英方教师的数学课堂普遍不是通过问题情境或者数学情境引入数学概念的,即使有老师设计了课前练习环节,我们也发现课前的练习与主课之间竟然毫无关系,老师不注重概念的来龙去脉,只是盲目地复习、上课、练习。同时主课幵始时,我们看到学生打开他们的数学本,在本子上抄写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这个环节花掉6?8分钟的时间。抄完之后,老师简单地阅读一遍,给出一个例题进行解答,之后就是大量的习题,学生根据自己能力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习题进行练习。习题主要分成4个层级,每个层级约有20道小题。之后的时间都是用来做题,老师会集中解答班级里成绩较为优异学生的问题,而班级里真正需要帮助的学困生反而成了老师的盲点区域。临近下课前,老师会将所有题0的答案公布在PPT上,学生自行进行核对,这节课就结束/。我们不禁在想,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有几个学生能真正听懂?学困生会不会越来越吃力?老师如何帮助学困生提升学业成绩?
从观到抽象的过程在“运算定律”的执教过程中,我发现对于数字之间的特点,经点拨后学生还是容易找到的,但找到规律后将其进行概括是英国学生的一个弱项。例如,学生能够发现,在加法算式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但将其高度抽象成字母表达式时,不少孩子就有些傻眼了。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学生也较难以接受用字母来表示这一性质。在比较分数大小时,学生无法抽象出同分母及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而是每道题都要通过画“披萨饼”来分一分。可见,英国孩子更乐于接受直观的数字符号,面对数字符号他们更乐于接受丰富多彩的图像信息,因此英国的学生在做题时不讲宄什么运算定律,只要知道怎么做就好;也不记忆法则,解决问题都从理解基本的概念出发。
在参观利物浦当地的小学时,我们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有一节课,教师在讲授什么是:分之一,老师给每个同学准备/“曲奇饼”的纸片,要求学生在纸片上通过折叠找到二分之一。在班级的墙面上,我们还看到了许多“披萨饼”彩图,上面是各式各样分割所得到的分数表达形式,然而抽象出来的简单儿何图形却很少。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到了中学之后,学生一听到“分数”就联想到“吃披萨”的原因吧。
在上海的数学课堂上,我们的学习活动也有不少是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来学习的。在低年级学生学习物体形状时,老师会准备各种生活中能看到的物体,如正方体的魔方、长方体的礼品盒、圆柱体的积木以及球体的足球等。学生通过直观的看、摸、说,来认识这些不同的物体形状。之后,教师会将这些物品抽象化成一般的模型,学生在直观感受后开始抽象出每个物体形状的基本特点,这就是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而对比之下,英国的孩子们似乎一直停留在感性的直观认识上,缺少了到理性的飞跃与迁移,而数学恰恰就是需要学习者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及抽象能力的。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925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