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审美教学古典作品论文
一、欣赏古文的意境美
品读李清照《声声慢》中的七组叠音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词的开篇即沉浸在一种凄凉的氛围中,让人感觉到词人内心浓重的悲苦。下阕再以“到黄昏、点点滴滴”加以渲染,使这种凄惨、悲凉更显浓重。眼前好似浮现一位清瘦忧郁、满心凄苦的女词人,中年丧夫无所寄托、孤单寂寞,此时配以《月满西楼》音乐,多媒体展示女词人独自把盏、苦守窗前,看雨打梧桐“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寂寞孤零。回忆以前和丈夫赵明诚夫妻琴瑟和谐、夫唱妇随、志趣相投的场景,学生诵读时自然会联想,将词中抽象文字转化为形象画面,感受词人“国破家亡、晚年寡居”、孤独凄惨的生活,体会词人颠沛流离、极度愁苦的凄凉心境。再如,李密的《陈情表》,作者开头写自己“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年迈苍苍的老妪历尽艰辛,竭力抚养孙子的场景,顿生同情。这样的文字以情动人,后文强调祖母晚景凄凉时说:“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又说:“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字字泣血,语气强烈,语意凝练,文辞恳切,令人动容泣下,最终也让晋武帝化严为慈!教学时要让学生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感受作者声泪俱下、凄婉哀求的“陈情”。身临其境,才能产生共鸣与作者情感沟通,欣赏作品的意境。
二、感受语言的`音乐美古典
作品的语言大部分音韵和谐,富于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听之悦耳明快,具有音乐美。比如,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运用工整的排比句,十条上疏句式整齐划一,叠用十个“思”字,以声传情,一唱三叹,音节匀称,声调和谐,余味无穷。教学时可以此为切入口,重点诵读,教师要尽量声情并茂地朗诵一遍,使学生入情入境、跃跃欲试,营造一种美好的氛围。“因声求气”,抓住文章外在之“声”与内在之“气”的契合点,让学生先读出感受来,然后组织学生译解、分析上下两句间的关联,将内容概括为“五戒”:戒奢侈、戒骄傲、戒纵欲、戒轻人言和、戒赏罚不公。对课文有感觉,背诵起来也就驾轻驭熟了。而屈原的《离骚》是用富有地方色彩的歌谣体写成:《离骚》是楚辞体,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带有江淮流域楚地的方言,笔者曾在课堂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四句为例,试着用楚地方言吟唱,那抑扬顿挫、音乐般的吟唱,令学生感觉很新奇,也激发学习课文的极大热情。有些古典文赋则运用结构整齐的骈偶句,以杜牧《阿房宫赋》为例:“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四句巧妙运用排比、夸张手法间接地写出美人之多,揭露了秦始皇的骄奢淫逸。另一段脍炙人口的排比句也是如此:“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运用夸张、对比,揭示了秦的奢侈是建立在对广大农夫、工女们的剥削之上的道理。师生在铿锵的韵律中感受作者鲜明的爱憎情感和批判意识,进而体会作者作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这样富有韵律的佳句应指导学生多品味诵读,善于依据文章内容的变化,通过声调的抑扬顿挫去体现不同的感情色彩。
三、揣摩名句的内在美
名句本身语言音韵和谐,富有节奏,大都凝练、含蓄,用极少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内容,用最贴切的词汇表达了复杂的感情,往往揭示人生哲理,朗读时应细细品味,揣摩其蕴含的内在美。如,王勃《滕王阁序》中“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句,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句。古往今来多少有志之士,面对艰难险阻,总能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身处逆境也不消沉放弃。作者以此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是对自身的君子之风生活态度的高要求,对我们学生修身养性、培养良好品格亦有借鉴之处。古典作品还有许多佳句,现已被人们广为传唱,如,《项脊轩志》中的“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秋声赋》中的“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皆为传世名句,这些句子或写景传神,或抒发真情,或提纲挈领,或揭示哲理,都具有深刻的内涵,要启发学生谈名句的内在美,提高审美能力。诚然,古典文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途径有很多种,贵在教师的不断创新与探索。我们应把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情操陶冶、高尚的人文情怀的培养与审美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语文这个载体使之整合、提升。在大力提倡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倡导语文美育教学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探究审美教学古典作品论文】相关文章:
6.审美前理解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9215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