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大学生出国留学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大学生出国留学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选择空间有了很大的拓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海外留学接受高等教育。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球留学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2005年为272.84万余人,2010年则增加到了357.28万余人。

  近年来,我国出国留学生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随着每年出国留学的人数不断增长,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度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1.85万人,2013年增加到41.39万人。在2012/13学年,中国在美国留学生数达到23.56万人,占美国高校国际留学生总数的28.7%,位居世界第一,比排在第二位的印度更高出16.9个百分点。

  近年来,虽然中国学生出国留学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出国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数仍然占有较大比例。这些出国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学生在将留学目的地的学术、文化和经济利益带回国内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也是留学目的地与我国沟通的重要形象大使。然而,虽然他们具有重要价值,但关于学生出国留学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在我国却比较少。本研究目的主要有二:一是了解我国大学生出国留学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需求状况;二是分析他们选择出国留学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影响因素。

二、理论框架

  在国内外现有的有关学校选择的研究文献中,对高等教育选择的讨论多,对研究生教育选择的讨论少;在讨论研究生教育选择时,对一般意义上的学生选择研究生教育的讨论多,对期望出国留学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学生的选择讨论得少。因此,有必要在现有的有关个体学校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更为综合的模型,以便解释期望出国留学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学生的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曾提出过解释学生学校选择的多种模型。例如,计量经济模型(econometricmodels)强调,学生是根据他们感知的进入有关学校的成本和收益来选择特定的教育机构的。而社会学模型Sociologicalmodels)则认为,学生进入大学的需求或大学志向受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的学术能力、中学教育和性别等因素的影响。

  本研究结合Hossler&Gallagher提出的学生选择大学的“三阶段”模型、Mazzarol&Soutar提出的“推-拉”模型》]和Park提出的“2-D”模型,提出了一个综合选择模型来解释大学生出国留学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选择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图1列出了综合选择模型的基本内容。

  该模型认为,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接受研究生教育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作出出国留学的决定;选择留学目的国;选择留学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机构。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愿意在大学毕业后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学生,首先要决定是出国留学接受研究生教育,还是留在国内接受研究生教育;在作出留学的决定后,会选择留学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然后会选择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具体学校。当然,他们也可能在决定出国留学后,就直接选择某个学校接受研究生教育。本研究主要对学生第一阶段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在学校选择的每个阶段,学生的选择都是自我与环境互动的结果。一方面,学生的选择要受其个人特征方面的因素(如学生出国留学的动机与意愿、学术能力等影响;另一方面,学生的选择也会受到其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亲戚朋友等其他重要因素,以及外部推-拉因素(如本国和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研究生教育系统及机构的声誉、质量、水平等)的影响。在选择过程中,学生会受环境因素的制约,但又不是受环境影响的被动的实体,而是具有能动性、反思性的个体。环境的影响会经由学生内化之后,再反映到他们的选择之中。例如,学生对本国研究生教育的不满可能成为其选择出国或出境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推动力之而学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研究生教育的良好印象和期望则可能成为其出国或出境留学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拉动力。以往的一些研究也说明,学生对学校的印象与其最终选择学校的决策之间存在关联。例如,Park发现,学生对有关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系统和高校的印象将对其选择留学目的地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Tucciarone的研究表明,学生对社区学院的印象和感知是影响他们最终的入学选择决定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但是,这种影响是通过学生这个代理者内化之后再外化,从而反映在他们的选择之中的。

三、研究数据与样本

  本研究的数据是2012年通过问卷调査获得的。问卷调査在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四地进行,包括北京、广州、武汉和西安;在每个地区,选择不同水平的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和理工类高校3所,四个地区共选择12所高校。其中,“985”高校5所,“211”高校3所,普通高校4所;师范类高校3所,理工类高校4所,综合类高校5所。样本高校较好地反映了中国高校多样化的特征。在这些高校中,选择分别属于工程技术、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外国语言等专业的4903名大学四年级毕业班学生进行调査。调査样本的基本特征如表1所示。从性别看,男生2239名,占45.7%汝生2648名,占54.0%(缺失16人,占0.3%)。从学科分布看,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1359人,占27.7%;自然科学类专业学生764人,占15.6%;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学生931人,占19.0%;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1400人,占28.6%;外国语言类专业学生390人,占8.0%缺失59人,占1.2%)。从高校层次看““985”高校学生2020人,占41.2%“‘211”高校学生1119人,占22.8%普通高校学生1764人,占36%。从高校类型看,师范类高校的学生1197人,占24.4%;理工类高校的学生1658人,占33.8%;综合类高校的学生2048人,占41.8%。从地区分布看,北京地区高校的学生1243人,占25.4%;广州地区高校的学生1161人,占23.7%武汉地区高校的学生1122人,占22.9%;西安地区高校的学生1377人,占28.1%。调査覆盖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中不同学科的学生,因而对中国大学生群体有较好的代表性。

  参与调査的学生需要完成一份名为“大学应届毕业生期望的留学学习经历调査”的自陈问卷。

  该问卷共包括个人和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大学毕业后出国或出境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意愿、选择出国或出境留学的影响因素、对本国和期望留学目的国的研究生教育的印象、期望获得的研究生学习经历等内容。本研究之所以选择大学四年级毕业班学生进行调査,是因为这些学生面临着升学还是工作的实际选择,选择继续升学的又面临着是出国或出境留学还是在国内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选择。因此,较之非毕业班的学生,毕业班学生对调査所涉及的大学毕业后出国或出境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意愿等内容会有更加清晰、明确和深入的感知。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87215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